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村信用社在省联社的领导下,立足县域,面向“三农”,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人才队伍、普惠金融、信用工程、基础设施、产品创新、平安金融、全员营销“八大工程”,打造“农村信用工程创建示范州”“普及金融知识示范州”“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州”三张名片,促进各项业务稳健发展,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黔南州实施创新型驱动、开放型后发赶超和“一圈两翼”发展三大战略作出了贡献。
首创金融夜校成效突出
为了改变农村地区金融知识匮乏的状况,黔南审计中心通过试点,逐步铺开,推动各行社创办农村“金融夜校”,帮助广大群众扫除“金融盲”。截至 2015 年一 季度末,黔南农信社累计举办“金融夜校”7621 场次,培训人数达43.19万余人次,覆盖全州所有自然村寨。同时,在培训和宣传过程中,征求到群众意见建议5951条,现场解决问题5668个,发放宣传资料46.44万份。还呈现出“金融夜校”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园、进机关的新气象。
信用工程建设有新突破
为了突破农民贷款需要担保的传统做法,有效破解长期困扰农民的“贷款难”问题,让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以更低门槛的信贷方式获得贷款支持。2014年,黔南审计中心制定了三年时间在黔南创建全省第一个“金融信用州”的规划,加快了实施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步伐。
截至年末,全州农户建档面达98.2%,评定信用等级农户数71.32 万户,评级面99.07%,信用农户授信总额达295.78亿元。累计创建信用组10335个、信用村984个、信用乡(镇、街道办事处)48个。其中平塘县已获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诚信办公室和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联合授予“农村金融信用县”称号,瓮安县也接受了省级验收。信用工程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黔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金融服务创新有新特色
为了加大对金融服务的全面性,黔南审计中心创新打造更有特色的信贷产品。
一是全州12家行社均建立健全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认真落实政府“3个15万”的扶持政策,积极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做“一带十通”等系列信贷产品,不断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014年,全州农信社支持中小微企业22729户,累放贷款达48.72亿元。
二是与城镇化建设配套,创新开发“惠农居”“居安乐”“领头雁”等新型系列信贷产品20多种,让大学生创业得到贷款支持,让农民也能享受按揭购房。
三是积极配合“双带”工程,为农村党员创新信贷产品,支持基层党员1000多户,累计发放贷款8000多万元。
普惠金融更加便民利民
为了让普惠金融的阳光朗照黔南大地,黔南审计中心提出加快金融服务延伸,打造“普惠金融示范州”的服务目标。
一是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行政村选择特约商户,全州1539个行政村设立“惠农村村通”服务点1596 个,实现了“惠农村村通”服务全覆盖。让农户足不出村就可办理小额现金取款、非现金转账汇款、账户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累计为农户节省办理业务成本费用1000多万元。
二是加快电子机具布设,在社区、学校、商铺等安装ATM机185台、POS机3391台,新增发放信合卡80.35万张。
三是积极在城乡推广“指尖上的银行”业务,全州农信系统手机银行用户达24034户,网银用户达30843户,电子业务替代率达34.96%。现在,全州农信社共有从业人员2871人,营业网点334个,特约商户4845户。形成了农信社(农商行)营业网点、自助设备、服务终端和“指尖银行”互相配套的支付结算服务金融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