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9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棉暖万家 花满天下
——中棉集团整合重组新棉股份纪实
□ 本报记者 吉宝飞

收棉。
南宫宏泰公司仓库。
阿瓦提轧花厂。
山东物流园公司。
纺织。

    

    时下,齐腰的棉株上盛开着朵朵白色的棉花,在阳光下格外纯洁靓丽。部分地区也已开始陆续采摘棉花,新的棉花年度已经到来。

    本年度,是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第2年;在近1年来 “政策红利”的助推下,新疆将继续成为全国棉花流通企业投资的热土。

    8月28日,在历时8个月的充分论证和多轮商谈后,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棉集团)与新疆棉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棉集团)重组新疆新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棉股份)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

    整合重组新棉股份,不仅是中棉集团提升资源掌控能力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中发11号文件关于强化社有企业联合合作、加快资源整合、实现共赢发展的有益探索,更是当好国家宏观调控抓手和为农服务骨干力量的必然选择。

    “随着并购整合的逐步深入和扎实推进,新棉股份将从棉花种植到棉花销售,形成产业化、系列化、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年棉花经营规模将达到50万吨以上,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金凯表示。

    无疑,这标志着新棉股份将成为新疆地方最大的棉花流通企业,而供销合作社系统“为农、务农、姓农”的发展方向,让其在今后将“扛起”保障棉农利益的重任。

整合带来共赢

    整合重组新棉股份是一件共赢的事。

    2013年6月25日,新棉股份由新棉集团、广东物资集团、北京紫光创通发起成立。其中,新棉集团作为新疆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全资企业,是新疆棉花流通领域的骨干企业,拥有健全的棉花收购加工网络和棉花物流渠道,在新疆棉花产区和地方政府具有较强影响力,其以51%的股份成为新棉股份最大股东。1年半后,因广物集团和紫光创通的企业战略调整,导致二期投资无法落实,加上跌宕起伏的棉花市场,新棉股份经营受阻,亟需注入新鲜血液。

    中棉集团是国内棉花流通行业的骨干引领企业,年棉花经营规模达到130万吨,盈利能力保持较高水平。近年来,中棉集团在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下,加快“向西”“向外”扩张步伐。“新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棉花资源生产基地,特别是国家加快推进棉花产业政策重点向新疆转移,提高新疆棉花资源的掌控能力成为中棉集团当前的首要目标,因此中棉集团将新疆作为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石金凯说,在“向西”扩张中,中棉集团一直在寻求一条“捷径”和低成本之路。

合作顺理成章

    做大做强产业的共同需求,让双方的合作顺理成章。

    “这是中棉集团抢滩新疆棉花市场的布局之一。”石金凯简明扼要地介绍控股新棉股份的初衷,不仅是中棉集团的战略发展之需,也成为其实现低成本发展的契机。

    今年年初,中棉集团开始谋划对新棉股份整合重组。为了能够赶在新花上市前完成整合重组,确保新棉股份在新棉花年度正常运营,中棉集团策马加鞭:与新棉股份公司各股东商定股权转让事宜、签订《中棉公司与新棉集团合作整合重组新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框架协议》及6个转运站托管合同、启动法律和财务尽职调查及资产评估工作、与新棉股份相关股东正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7个月后,新棉股份重组完成,股权结构调整为:中棉集团持股45%、新棉集团持股41%、广物集团持股14%。

实现优势互补

    双方通过重组新棉股份,搭建合作平台,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并大大提升了新棉股份的经营能力。这与中发11号文件提出的“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社有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谋而合。

    围绕“产业化、国际化、一体化”的战略布局,中棉集团绘制了企业发展蓝图:坚持拓经营、调结构、促转型、强管理、谋发展的方针,提升资源掌控、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和产业延伸四大能力。

    控股新棉股份,为中棉集团掌控新疆棉花资源、完善国内资源布局提供了有利契机,不仅是其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还是其打造大型棉花产业集团和向综合贸易服务商转型的必由之路。

    随着棉花流通企业盈利空间日趋狭窄,中棉集团经营发展瓶颈日益凸显。整合重组新棉股份有利于中棉集团加快新疆资源布局,扩大资源掌控规模、提高市场和政策影响力,弥补在新疆物流方面的短板,打造资本运作平台和综合贸易服务平台,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一方面,有利于大幅提高中棉集团一手资源掌控能力,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新棉股份下属轧花厂均位于新疆主产棉区,区位优势明显。2014年,在新疆巴楚、莎车和麦盖提3县的皮棉加工总量中,新棉股份控制了1/3以上的资源量。另一方面,通过对乌鲁木齐、大河沿、南疆公司、阿克苏、巴楚及博乐棉麻6个库站的托管经营,不仅为6个库站的优质物流资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弥补了中棉集团在新疆棉花物流的短板,解决了长期以来中棉集团新疆棉运输的瓶颈。

    整合重组新棉股份,使中棉集团自有和控股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增加了近30家,今后根据发展需要,自有或控股轧花厂还将继续扩充。在需要时,中棉集团将服从国家指令、统一带头入市收购、引领市场价格,更高效地充当国家宏观调控抓得住、用得上的抓手,进一步增强了为农服务能力。

理顺经营管理体制

    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健康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中棉集团向新棉股份注入了更具前瞻性的经营理念和战略规划,理顺了经营管理体制,改组新棉股份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建立新的内部经营管理体制。

    在对原新棉股份的变革方面,中棉集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并制订了新年度棉花收购加工计划、资金筹措计划、销售计划、物流经营计划。

    “2015棉花年度,新棉股份的29个轧花厂预计可收购籽棉27.62万吨,加工皮棉11.6万吨。”石金凯对记者表示,整合重组后的第一步工作就是部署收购加工,力争让新棉股份今年在贯彻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中,为解决棉农“卖难”问题贡献一己之力,成为国家的有益助手。

    在新棉股份长远发展规划中,无不体现着中棉集团四大能力的优势。其中,产业延伸能力是中棉集团推进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前提。

    在产业化战略下,中棉集团推行“棉农+农民合作社+轧花厂”的资源基地建设模式。2013年,中棉集团发起成立了中棉新疆“新天地棉农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农资服务、气象服务和农业技术指导。除此之外,中棉集团还在新疆玛纳斯、老龙河、阿瓦提、榆树沟、新河等地建立了农民合作社,帮助棉农提高棉花单产、降低种植成本;2014年签约示范基地棉田4.7万亩、订单面积11.12万亩、覆盖棉农480户、土地流转面积达1500亩,平均为社员亩均增收183.64元。借助对新棉股份公司的整合重组,中棉集团在新疆尤其是南疆的棉花产业化经营规模将大幅提高。预计未来3—5年,中棉依托轧花厂建立的棉花合作社将达到20家,覆盖棉农近万户,土地流转面积达3万亩,产业化覆盖面积将突破100万亩。

    落子新棉股份,是中棉集团进一步完善国内棉花经营板块的布局之一,是落实中发11号文件的“加快社有企业并购重组,促进优质资源进一步向骨干企业集中,提升社有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质量效益”的有力举措。而这一切都是围绕为农服务的宗旨,致力为提高棉花流通现代化水平、提升我国棉花竞争力、实现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