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9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塔县供销社:为农服务的雄鹰再次起飞


塔县供销社的物资车满载货物送往各个村镇。
乡镇供销超市不光物资丰富,而且价格合理,甚至低于喀什市。

    在祖国辽阔疆域的最西部,史称葱岭的帕米尔高原以东、“万山之宗”的昆仑山以西,有一个以鹰为图腾崇拜的民族——塔吉克族,他们聚居的地区叫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塔县属新疆喀什地区,分别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这里地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冬季漫长寒冷,春秋短暂多风,草场与耕地不到总面积的20%,最深冻土为1.7米。近年来,塔什库尔干县供销合作社一班人不畏艰苦,勇于担当,用务实奉献的精神使一个一无所有的县级社起死回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当地农村社会化服务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寻找扁担传人”活动的第三站就来到了这里。

    雪山之巅的供销超市

    今年8月,笔者随新疆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调研组一同前往塔县供销合作社调研。从喀什市出发,离开了燥热的叶尔羌冲积平原,车子很快进入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中,气温也迅速降低。进入边境管理区后,山路变得越来越险峻。再往前行,就是巍峨神秘的慕什塔格峰,它是去往红其拉甫口岸的必经之路。

    调研组一路向前,海拔越来越高,有的同志已经有了明显的高原反应。翻过海拔4800米的苏巴什达坂后,塔县的第一个乡——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族乡就到了。就在这里,路边鲜艳醒目的“供销超市”跃入眼帘。

    超市环境整洁,符合当地农牧民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的烟酒糖果、锅碗瓢盆、米面油菜、茶叶布匹、劳动工具等物资一应俱全。经介绍,超市所有商品均是由当地供销社去喀什市采购并配送的。更让我们惊讶的是,这里各类商品的价格并不高,而且,“解放鞋”、高粱饴、伊力大曲等早已退出城市市场的商品,在这里依然是畅销品。

    塔什库尔干县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吕高原介绍说,县供销社自重新介入农村流通市场以来,始终就把为农服务、诚信经营、甘为人先作为工作的一个基本准则,无论是煤炭、饲草料还是日用消费品,只要当地农民需要的他们都经营。

    失而复得的主渠道作用

    不管是达布达尔乡还是瓦恰乡,调研组每到一个乡镇超市,除了鲜艳的供销超市牌子、整洁的超市环境、适销对路的商品,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块块醒目的价格公示牌,牌子上公示的商品价格与喀什市的价格保持一致甚至更低。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样做就是要取信于老百姓,让大家切实看到供销社还在农村,还在为农民提供着货真价实、诚信可靠的服务,还在做着其他经营者做不到也不屑做的工作!

    原来,由于自然条件艰苦,塔县的农牧民居住分散,大部分乡镇距县城都在60公里以上,最远的可达200多公里,交通非常不便。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个体经营户也不愿意深入农牧区开展经营服务,农牧区生产生活物资供应非常困难,农牧民采购一点物资往往都要跋山涉水,走两三天的路才能到达县城,购物成本非常高。计划经济时期,农牧区物资供应主要依靠县供销社及基层社代销点来完成,供销社的商品购进额曾达到近200万元,销售额375万元,占到当地的1/3。然而,进入21世纪后,地处边远的供销社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加上私营商业的冲击,到2008年时,塔县供销社亏损和挂账高达百万元,经营严重萎缩,网点大多消亡。

    吕高原介绍说,近年来,塔县县委、县政府将供销社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提出一系列支持供销社开展农牧区社会化服务的举措,在这样的支持下,塔县供销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县财政先后提供150万元,在10个乡村建立农贸市场和物资供应站,形成以供销合作社为龙头、配送中心为支撑、乡镇直营店为基础、村级加盟店为辅助的运营体系,农牧民可就近购买生活生产物资,解决“买难、买贵、买劣”问题。在城镇市场建设方面,县财政提供80万元资金,供销合作社在县城建立3处平价粮油、蔬菜牛羊肉商店,每天公布政府指导价格,有效稳定农产品市场行情。为加强服务能力,供销合作社各个物资供应站把为农服务放在首位,按照“五统一”诚信经营,坚持全天营业,保证生产生活资料最小价差。畜牧业是塔县的支柱产业,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供销合作社在各乡建立综合服务中心,内设供销超市、物资供应站、活畜交易市场、信息发布、餐饮住宿等一站式服务内容,实现畜产品的检验检疫、包装贮运都“一步到位”。与此同时,县供销合作社还建立了饲草料储备库,发挥出平抑市场价格、防灾和缓解牲畜越冬饲草短缺的重要作用,仅2014年就统一采购储备饲草料1000吨。吕主任说:“这里地处高寒,全县用煤需求量大,煤炭的运距又长达两千公里,当地煤价曾一度达到每吨上千元,我们供销社主动购进优质生活用煤,按低于喀什市的价格销售,稳定了市场价格,保障了居民安全越冬。总之,通过一系列措施,供销合作社真正发挥了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主渠道作用。”

    雄鹰涅槃非一日之功

    回顾塔县供销合作社近几年的发展历程,需要从2007年谈起。这年初春的一天,新疆区社合作指导处来了一位中年维吾尔族汉子,他就是时任塔县供销社书记的吐尔洪。他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向大家介绍了塔县的总体情况和供销社面临的困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2009年初,新疆区社在塔县调研时,看到六七名工作人员都挤在一间即将倒塌的土坯房里工作,办公桌椅上可以清晰看到文革时期的印记,仅有的一台电脑上面也落满了厚厚一层煤灰,办公室的屋顶一角已经透进阳光……职工告诉调研组,因县社已无经营项目,仅靠下属两个公司上缴的管理费维持人工工资,而塔县又长冬无夏,气候寒冷,为了减少烤火用煤和工作用电,县社决定全部人员集中在一起办公,只烧一个炉子,只亮一盏灯……

    塔县供销社的困难情况引起了时任区社领导的高度重视。2009年,自治区供销社共争取区人民政府给全区10个“三无”(无办公条件、无经营网络、无经济来源)县级供销社每家50万元解决基本办公条件的经费,塔县供销社是其中之一。同年,塔县供销社成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定的网络薄弱县之一,获得“新网工程”5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国发40号文件和新疆自治区93号文件明确了县社工作人员全部纳入事业管理,所需经费由财政给予保障。这几件喜事先后来到时,塔县供销社职工喜极而泣!

    2009年末,在县社新办公室里,新任主任吕高原召集大家开了一场特别的会议。吕主任问大家,这些年来供销社苦苦挣扎在生存线上,大家斗志全无,都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但是现在,身份问题、办公经费问题、办公条件问题、经营资金问题都解决了,我们是要继续混下去,还是心存感激,用实际行动去报答上级的关心支持?会议开了一整天,大家争相发言,诉说这些年的委屈,表达努力拼博、敢于奉献担当的斗志和勇气。之后,县社领导班子迅速提出围绕塔县农牧民生产生活需求,让供销社回归农村的系列思路。随后,重构流通服务体系、恢复经营网络、重建物资供应站、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工作全都摆上了议事日程……

    弹指一挥间,几年时间过去了,如今,塔县供销社已经重新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政府的关注、上级的肯定。县社的自身实力也有了质的飞跃:2009年前,塔县供销社无论资产、购进、销售还是基层组织、经营网络都可以用“0”来形容。到2014年底,县社的资产总额达到1179万元,年销售总额达到536万元,已拥有近5000平米的日用消费品和能源及饲草料库配送中心2个、物资供应站9个、基层经营网点25个;4个基层组织(含协会、合作社)、1家社有企业;县社建成了占地7亩的办公场院和554平米的综合办公楼。

    吕高原说:“下一步,我们供销社还将立足塔县的农牧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建深加工基地、延伸经营网络……”

    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县供销社就如同一只雄鹰,在经历了死亡考验后,实现了涅槃重生,它要在帕米尔高原这片天地里,展翅翱翔。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