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4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依托“互联网+”完善特色产业生态链
宁夏彭阳县社组建合作社支持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
□ 本报记者 叶 梓

社员在为播种做准备。
合作社社员在翻晾药材。
社员在配置肥料。
合作社的综合服务中心。
社员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药材种植。

(图片由合作社提供)

    3月,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宁夏彭阳县康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运输车上,一辆辆运送货车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整齐。在不远处,合作社的10名社员正在合作社的药材加工厂内整理、挑选、分拣、包装杏仁和山桃仁、地骨皮等当地的中药材,热火朝天的工作气氛,透露着丰收的喜悦。

    “有了合作社的管理,我们种的药材都升值了。杏仁1.9万元/吨、地骨皮4万元/吨、党参3.5万元/吨,这些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但是,自从加入合作社后,每年都是我们的丰收年。”正在整理中药材的合作社社员高兴地说。自从彭阳县供销合作社带头领办了这家中药材产销合作社,目前已发展了社员200多名。据了解,今年合作社已发往安徽亳州京皖饮片厂彭阳地产药材95吨,价值达282.5万元,让很多社员收入实现了翻番。

    结合地域优势

    创新服务方式

    彭阳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当地的土壤类型多、气候差异大,药材种类多,其中以银柴胡、黄芪、党参为主。因为天然的地理优势,种出来的中药材质量也非常好,所以,从很久以前当地的农民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其中,孟塬乡和城阳乡更是被称为彭阳县中药材种植的“南拳北腿”。

    城阳乡的韩万里从2005年开始种植中药材,是当地有名的中药材种植大户。在种植的过程中,有丰富种植经验和市场观察力的韩万里发现,当地虽然以种植中药材驰名,种植中药材的家庭也不少,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当地的中药材都卖不出好价钱。“我发现不少家庭种植中药材都是抱着随便种点,能赚点钱就赚点钱的心态,也不去考虑市场因素。所以,中药材种植的规模一直都不大,品种也比较单一。”韩万里告诉记者,“彭阳县地理条件这么好,这是我们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优势,把彭阳的中药材做出名堂来。”

    2013年,韩万里成立了彭阳县康源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城阳乡的中药材种植户为社员,以订单药材种植为主,销售党参、黄芪、银柴胡、杏仁等道地中药材,用自己的经验带领大家一起种植中药材。韩万里的做法引起了彭阳县供销合作社的关注,为了解决彭阳县药材品种单一、市场波动大的状况,彭阳县社投资70万元联合彭阳县壹珍药业有限公司重新组建了彭阳县康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

    全面把控 以品质取胜市场

    在彭阳县社的推动和引导下,合作社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结合全县旅游观光扶贫产业发展,与城阳、孟塬乡签订合同,按照“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的方式开展中药材种植,进一步完善了药材种植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力求能够做优药材品质,以质量争市场。

    为了推动彭阳县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彭阳县社专门组织了合作社的相关技术人员到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地考察中药材基地建设和市场运作方式,引进了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管理技术。“药材品质对于市场销售是否顺利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种植方面,合作社一直都使用的是农家肥,尽量减少药材的农药污染。此外,我们还利用退耕发展林下秦艽、柴胡等药材,做大药材产业,促进林下经济与林上经济同步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兼顾。”韩万里介绍。

    目前,合作社已建有示范基地4个,并先后引进试种中药材品种13个,培育了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柴胡、黄芪、黄芩、板蓝根等中药材品种9个,带动580户农民发展中药材2000多亩。

    依托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交易网,合作社与陇西、亳州、广州、平凉等地签订供货协议,建立了中药材销售网络,扩大了销售规模,开拓了彭阳道地中药材外销渠道。据了解,在彭阳县社的带领下,2015年合作社组织外销中药材达2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以上。入社农户与未入社农户仅在销售价格上比较,户均增收了3150元,让当地农户真正实现了依靠优势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借助“互联网+”  拓宽销售渠道

    为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合作社又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

    彭阳县供销合作社紧跟“互联网+”趋势,在全系统开展了电商培训课程,高中文化的小王在完成了培训后,成为了合作社的信息员。小王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网查询信息,然后将合作社农户的药材出售信息发布到网上,同时处理农户关于中药材相关问题的咨询。

    “以前,村民们种的药材都是拉到集市上去卖。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再加上信息比较闭塞,药材的销售大都只能‘听天由命’,能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有时候,种的药材不对行情,干脆就卖不出去。”韩万里表示,合作社种植的药材都是农户自己带到集市上卖给药材贩子,一般收购价格都比较低。药材贩子再以较高的价格把药材贩卖到甘肃陇西等地。在这个过程中,农户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虽然合作社成立后,有客商来进行统一收购,收购价格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遇到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销路还是不畅。现在,合作社有了自己的销售平台,在中药材销售季节,及时发布供应信息,这样全国各地的收购商都能看到。信息通畅了,销售情况也得到了好转。

    “有一次我们的信息员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寻找合作伙伴的信息。5天后,安徽亳州市京皖中药饮片厂工作人员就给我们打来电话。”韩万里说,没过几天,这家药厂便派人来到彭阳,收购了合作社150吨山杏核和120吨山核桃。此外,该药厂还注入资金,由合作社提供场地和设备,对杏仁进行皮核分离。合作社为此还专门招了56个人拣杏核,每个人挣了将近2000元。“互联网平台切实拓宽了合作社的销售渠道,对于合作社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韩万里由衷地说。

    中药材有了好销路,那么如何仓储和保障物流成为了当地中药材产业的一大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今年彭阳县社积极争取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联合县社控股企业彭阳县新合作物流公司,与彭阳县康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征用土地18亩,建设了占地1000平方米冷藏储存库、2000平方米交易大棚、1000平方米包装切片车间以及500平方米的“供销e家”电商线下展示馆等彭阳中药材产业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中药材生产经营的产业链条。目前,已完成建设立项、土地征用、勘查设计等前期工作,预计该服务中心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营,届时将会大大提升“彭阳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

    名片

    韩万里 

    宁夏彭阳县康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记者:目前,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

    韩万里:合作社的产品虽然都卖到了全国各地,但是却没有一个响亮的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我们还有一些欠缺。因此,接下来我们会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重点把合作社的中药材打造成当地的“标志性”产业。

    记者:接下来,合作社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扩大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韩万里:目前,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积极与各科研院校合作,加强对中药材的品种研究 ;二是加大引资力度,加大与有实力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和合作社的合作力度;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在合作社内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并进行考察和交流;四是加快中药材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记者: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扶持?

    韩万里:现在合作社已经有自己的加工工厂,但仅仅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想要让彭阳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让彭阳中药材叫响全国,除了加大品牌建设外,还要发展中药材深加工,把整个产业链做起来。目前,我们的能力和技术还不够,希望这两年不管是通过招商也好,相关部门给项目也好,能够把这一方面做好。另外,中药材产业是彭阳县支柱产业之一,希望当地的政府部门能够建设一个配套交易信息、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中药材交易市场。这样,不仅能让中药材的销售更加规范化, 也能让彭阳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更加规模化。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