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村电商,除了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精准扶贫也应该是其功能之一。通过精准扶贫,不仅可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还能把互联网思维带入农村,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尽快接受互联网、利用好互联网,真正通过互联网实现脱贫致富。
讲述:湖北省宜昌供销十八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蓉
整理:本报记者 高瑞霞
宜昌供销十八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互联网形势下的大势所趋,也是我们发展产业的最佳选择。
在电子商务公司成立之前,我们是以宜昌十八湾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征战市场。合作社以“农户﹢基地﹢合作社﹢公司”的发展模式,立足夷陵区农产品资源优势,以“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唱品牌歌”为发展主题,主要种植经营茶叶、黑木耳、香菇、天麻、薇菜、银鱼等10余种类别100多个品种,销售网络覆盖宜昌、武汉、长沙、上海等省内外20多个城市,茶叶等主打产品通过合作的公司还出口到了国外。几年来,合作社累计带动农户5000余户,形成稳定合同制连接1800户,已逐步成长为宜昌市西北山区功能齐全、体系完备、带动力强的农特产品产销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注册有“农夫乡情”自主品牌,系列产品以“绿色、健康、安全”为主题,先后入驻武商量贩、中百仓储和上海世纪联华、百联集团等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卖场,累计商超营销网点现已达到680个。茶叶、食用菌、干天麻、脱水蔬菜等主导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先后获得“武汉农博会金奖”“武汉林博会金奖”“消费者满意商品”等多项殊荣,市场知名度显著提升,品牌形象初步确立。
我一直认为,要做好电子商务平台,必须有好产品。如果没有好产品做支撑,无论多么华丽的营销策略,最终也将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合作社为我们带来了稳固、优质的货源以及规范化生产的农产品基地,再加上电子平台销售手段,整个产业链条就更加完善了。在2015年3月,我们和宜昌市、夷陵区供销合作社共同出资500万元组建了电商公司。公司以宜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基础,紧紧围绕区政府提出的“橘都茶乡酒城”发展战略,通过电子平台进行农产品推广,以实现解决农产品卖难、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自2015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以来,为了尽快打开知名度,我们选择了多点运营的策略,先后入驻了楚合商城、建行善融,湖北供销裕农网、“供销e家”、工行e购、苏宁商城等电子商务平台,并成功开设了天猫、京东、苏宁旗舰店,与梦幻淘网络科技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实现了线上线下全网销售。
在各个平台我们都设定了精准的营销策略。比如,在天猫我们设定了9.9元专区,只要满9.9元就可包邮。在这个策略的推动下,我们天猫店已经有近10万个粉丝。在我们自己的电商平台上,我们设立了1元秒杀专区,主推当地的应季产品。通过这些营销策略,我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名到知名的重大蝶变。2015年,公司农产品销售额达1800余万元,其中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1581吨,实现销售额1540万元。
供销合作社做电商平台,关注点除了农产品的销售外,还要尽可能多为农民做服务。在平台上,我们专门设立了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小农人”微商平台,当地的农户可以在“小农人”发布农产品的供应信息。当然,对于发布的农产品,我们也会有一些要求,比如,数量是否足够、价格是否合理、运输能否解决、产品质量是否达标。只要这几个方面都达标,我们就会及时帮助农户发布供应信息,消费者可直接在平台下单购买。这个对农民来说,可以切实地帮助他们,而我们也可以从中挑选出具有市场潜力的农产品。拐枣,就是我们在这样的销售方式下发现的一个潜力产品。
以前我们平台并不售卖拐枣。拐枣是一种野生植物果子,当地30岁以上的人比较熟悉。拐枣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药材。去年,有农民找到我们,说当地的拐枣疯长,问我们要不要。因为没做过拐枣,我们仅收购了1吨左右。没想到,在平台一经推出,订单量就达到了4万吨。于是,我们连夜收集拐枣。本来只打算帮助别人一把,没想到自己的收获更大。现在,拐枣也成了我们平台的应季产品之一。很多消费者留言说,没想到在我们平台上能看到拐枣,让他们寻找到了儿时的回忆,为我们点赞。一次帮助,我们赚取了粉丝、获得了经济效益,还赢得了农民和消费者的信任,一举多得。
精准扶贫,是我们平台的另一个功能。我们有扶贫专线——扶贫电商110,24小时开通。我们把专线接收到的信息,在电商平台和“小农人”微商平台同时进行发布,帮助农民打开销路。此外,我们还与夷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开展扶贫培训;与政府扶贫机构建立精准扶贫联动机制,运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找销路,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与区社新建的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对接,帮助他们搭建电商平台,增强贫困地区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特色农副产品、旅游产品销售,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
在扶贫的过程中,我们成功塑造了“邓村豆腐乳”这一特色产品。邓村乡属高山酷寒地区,农家豆腐乳以口感细腻、辣滑爽口、陈香醇和、回味绵长等特点而闻名宜昌地区。“邓村豆腐乳”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着色剂,用土坛包装,年产量达到了5万坛以上。但是,这些豆腐乳却只能“养在深闺人不识”。得知这一情况后,公司组织摄影、文案、美工等相关工作人员对邓村豆腐乳进行拍照、撰写文案、制作平台上销售的豆腐乳详情页,使“邓村豆腐乳”在10日内就在“小农人”微商平台上线销售,上线首日销量就达到了1100多坛。“邓村豆腐乳”的上线销售,将带动邓村乡除茶叶之外的又一大农业支柱产业和知名品牌,年产值将达到700多万元。
目前,我们最薄弱的一环就是物流。而经宜昌市、夷陵区供销合作社和十八湾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三方股东共同商议并报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湖北夷陵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夷陵区电子商务创业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创业园将全区现有和计划开展电子商务销售的农林产品、食品、旅游等企业集中到创业园内,融电商、物流、仓储、快递、网络等相关产业于一体,共同打造夷陵区“互联网+”大时代的崭新模式。
我们将利用这一契机,建成“三大中心”——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创业创新培训中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不断把各个平台的业绩做实、基地建设做好,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此外,还要把农产品基地观光旅游这一个设想落实,这个设想是我们“十三五”规划中重要的一环。我相信,把这些事情一一落实后,我们的平台不仅自身会壮大,为农服务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