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赢金融精准扶贫攻坚战
——访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米力古丽·阿吉努尔
□ 本报记者 蔡 靓 通讯员 刘大为 杨 林 文/图

    

    随着精准扶贫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农村金融机构迎来了一场金融扶贫攻坚战。

    “新疆农村信用社把金融扶贫定位于将脱贫攻坚与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做好普惠金融,这既是农信社的天然优势,更是农信社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也是农信社落实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在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米力古丽·阿吉努尔看来,勇担金融精准扶贫的重任,是新疆农信社的使命与责任,也是经济下行时期农信社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的有力抓手。

    “做好金融扶贫,不仅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助于农信社自身的存量和增量的优化,还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调整结构、优化资产配置、合理运用负债,更重要的是能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上迈出可喜的一步。”她补充道。

    勇担重任 树立金融精准扶贫新目标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和主要任务。做好新疆工作,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尤为重要。打赢金融精准扶贫攻坚战,对于增进新疆民族团结、改善民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必须围绕稳定谋发展,通过发展促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曾指出,对新疆而言,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打赢扶贫攻坚战,同样离不开发展,脱贫攻坚本身也是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强调了金融的第一支撑作用,创新金融服务,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才能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米力古丽·阿吉努尔认为,要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首先要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

    她向记者介绍,新疆有劳动力且需要产业扶贫的人口大约为174万人,占到全区贫困总人口的67%,涉及面广,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农林牧渔各业,关联性很强,都离不开产业扶贫这个重要支撑。而通过产业扶贫恢复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将达到支撑产业、繁荣一片区域的效果。此前,仅2013年至2015年新疆农信社就已累计投放农户贷款2432亿多元,创造了“造血”式扶贫的大环境,也为农信社融资发展营造了好的环境。

    “农村信用社首先要加大普惠性金融的支持,以扶贫小额信贷为重点,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的措施落地。其次,应该加大对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产业是发展的基础,是脱贫的依托,更是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具备靠勤劳致富、用内在动力创造致富手段和贫困人口生活和收入的主要来源。”米力古丽·阿吉努尔指出。

    为了做好金融扶贫工作,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构建多层次联动机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理事长任双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扶贫办公室,成员由自治区联社相关部门负责人及35个重点贫困县的行社理(董)事长组成;35个贫困县、贫困村(户)所在地各行社,与当地各级政府、扶贫办对接,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及时跟进,落实好各项金融扶贫政策。

    新疆区联社还出台了《自治区农村信用社2016年金融支持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信贷扶贫指导意见》,提出以自治区联社“十三五”规划为统领,落实中央及自治区扶贫工作的相关精神,全面做好农村贫困群体的金融服务,初步建成农村普惠制金融体系。在今年,力争5家要“摘帽”的贫困县联社贷款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力争35家贫困县联社涉农贷款增幅高于全区各项贷款平均增幅;力争35家贫困县联社农户贷款增量增速高于上年水平。

    谈到新疆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的总体目标,米力古丽·阿吉努尔表示,第一是金融扶贫开发层次日趋完善,完善农村信用社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层次,推动各类金融服务方式持续下沉;第二是信贷投入总量持续增长;第三是信贷结构日益优化,拓展贫困农户和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方式方法,实现普惠制金融大格局的形成;第四是建立健全贫困农户的风险保险保障体系;第五是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发挥优势 找准金融精准扶贫切入点

    “作为支持县域发展的主力军,新疆农信社应该从发展战略定位上、从改善县域金融环境上、从支持贫困地区挖掘农业内部发展潜力上,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稳粮调棉、优果兴畜’的农业战略目标,打好生态、绿色、有机牌,着力优化种植业结构,在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庭院经济上发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担保、贴息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提供金融服务。”米力古丽·阿吉努尔指出,这不仅是新疆农信社金融精准扶贫的切入点,也是未来培育经济增长点的有力抓手,还是农信社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具体来看,新疆农信社的扶贫攻坚战如何打?

    一要依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将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处理好存量客户与增量客户的关系。农村金融机构应发挥自身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普惠金融的投放。在实际操作中,关键要因地制宜、符合政策要求、符合农业的发展,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点带面,为精准扶贫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要创新信贷扶贫模式,激活产业发展潜能,推出精准扶贫“特惠贷”,确保精准扶贫与业务发展同步、可持续。产业扶贫要以现有基础为起点,着眼农业产供销链条扶持,发挥行业优势。针对贫困农户勤劳实干、致富意愿强但缺乏有效物质担保的情况,积极引导35家贫困县(市)行社大力开发适合贫困区(户)各类主体的金融产品,并创新推出6种信贷扶贫模式:富裕户、扶贫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民合作社、扶贫担保基金、“专业担保公司担保+贫困农户+信用社”的模式,在全区范围内试点,倾力将其打造成新疆农村信用社精准扶贫的“特惠贷”。

    三要延伸服务网络,加强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多样化电子金融服务渠道;在村中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站,布设综合电子金融设备,让村民能够足不出村就可办理查询结算、小额取现等业务;利用农信银中心在全国推广应用的电子商务平台——利农商城,给予农户在农产品的营销与推广上的支持;帮助农户实现部分农产品的销售去中间化,降低销售成本。

    四要强化支撑保障,整合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涉农资金,建立健全多部门衔接、协调长效机制。应理顺各方面的资源,对接研究财政、税收、金融方面的新问题,建议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有效分散金融机构经营风险;设立由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开办扶贫担保业务;加强扶贫贷款贴息管理,确保各类贴息及时足额到位;建立相关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合作信息共享,实现金融与贫困地区发展规划、特色产业发展等项目的精准对接。

    五要发挥政策性保险的作用,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结合保监会近期提出的大病扶贫、农险扶贫、补位扶贫和产业扶贫方面的内容,积极探索金融扶贫与保险保障相结合的扶贫模式。

    六要搭建上下联动的金融扶贫机制。金融服务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农信社要在遵循信贷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金融服务精准扶贫工作办法,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党委、政府及人民银行、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制定出台财政金融配套政策,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信贷资金成本,建立精准扶贫贷款的风险分担补偿办法,构建脱贫攻坚的金融“造血机制”,确保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

    七要加强调研工作,论证难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让金融扶贫更接地气。

    把握发力点,新疆农信社的金融精准扶贫攻坚战已经打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