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西湖龙井炒茶技艺列入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浙江省文化厅社文处正式对外宣布,西湖龙井炒茶技艺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月底,西湖龙井炒茶技艺已向国家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悉,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而声名赫赫的西湖龙井炒茶技艺却无缘列入,这让爱茶的浙江人大为遗憾。 

  龙井茶的炒制非常讲究抓、扣、磨、压、推等手法,而且经常要在240°C~300°C之间的锅中操作,一不小心,手就会被烫起泡。炒一斤茶,炒茶工要连续坐6至8个小时,非常辛苦。“西湖龙井能产生独特的滋味和香气,跟茶叶树种、生长环境、炒茶技艺三者密切相关。机器炒的茶看着很漂亮,口感却比全手工茶差很多。”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一级评茶师沈红说,“用机器炒制,会让西湖龙井丢失特色和传统。而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准中规定,西湖龙井要用手工制成。”

  “传统的炒茶技艺是西湖龙井能称为‘西湖龙井’的重要特色。”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我们打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想保护我们独特的炒茶技艺,并由此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成为炒茶能手。”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须海荣副教授则表示,西湖龙井的炒茶方法十分独特,如果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将确立西湖龙井炒茶技艺在全国的地位。

  已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可能在今年年底向社会公示。如果申报成功,西湖龙井炒茶技艺将成为茶叶中第二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 宣)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