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9月3日—7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前四个交易日单边大幅下跌,最后一个交易日略有企稳,全周最大跌幅达500元。价格呈现出近月和远月合同高而新棉集中上市的中期合同价格低的特点。随着价格的大幅下跌,成交量显著放大,日均成交量为12056吨,较前一周增加2976吨,增幅33%。上周订货量减少较多,全周共减少订货量5240吨,再创本年以来新低,直逼50000吨关口。MA各月合同周均价平均下跌128元/吨。
上周各棉花市场的突出特点是国内大幅下跌,国际市场大幅上涨,国内外市场出现背离走势。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周均价为14198元/吨(跌93元/吨),郑州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13862元/吨(跌141元/吨)。纽约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58.47美分/磅,涨2.02美分/磅;代表国际现货价格的cotlookA指数涨2.24美分/磅,周均价为66.73美分/磅。以此计算(上周平均汇率7.5494)1%关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12676元/吨(涨413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低1522元/吨;滑准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13471元/吨(涨226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低727元/吨。
上周,是2007/2008棉花年度开始的第一周,中国棉花收购参考价全周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标准级籽棉价格由周初的3.03元/斤跌到周末的2.96元/斤,跌幅0.07元/斤;标准级皮棉收购成本价由周初的14235元/吨跌到周末的13867元/吨,跌幅368元/吨。
有消息说农发行新棉收购资金在收购价高开低走、市场风险较大状况下不会发放。多数企业认为籽棉收购价2.8元/斤比较合理,如果籽棉价格为2.8元/斤,回潮率10%,棉籽价格0.85元/斤,加工费每吨500元,则皮棉成本价为13150元/吨,加上合理的利润及流通费用,市场价格应为13500元/吨左右。后期影响市场的最大因素是农发行资金的入市时机。
目前,棉农惜售,小型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有收购现象,大型棉花企业参与收购的不多,收购市场基本处于僵持状态。纺织企业认为棉价太高,采购热情不高,原料库存较低的企业坚持随用随购,原料库存较高的企业多持等等看的态度。
新棉集中上市期的MA711已经达到13700元/吨的价格,撮合将进入震荡探底的过程,进一步下跌空间不会太大。(张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