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期货——被国内农资企业忽略的投资点

华证期货大连办事处主任 吴朝清

  在市场经济中,期货是现货的有益补充,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来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期货和股票、证券、房地产投资是一样的,是一种投资理财的工具。但是,目前我国农资产品在期货市场上上市较少,严重地影响了农资企业关心、参与期货加以的投资热情。

  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类集中买卖期货和约的交易活动。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在每一份合约上,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交易的等级都是确定的,每份合约代表的数量和质量也是确定的,是一份标准化的合约。标准化的和约唯一不确定的就是价格,这正是我们期货市场参与者依据客观的判断发挥我们聪明才智的地方。

  在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方面,按照进入期货市场的目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农资的现货商,为了套期保值;另一类是投机者,为了通过资本运作获得更多收益。套期保值者是指那些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者是生产商、加工商、经销商等,金融期货的套期保值者有金融市场的投资者、融资者、进出口商等等。

  以一个大型农膜生产企业做套期保值做例子:江苏某一个生产企业主要原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2006年3月份聚乙烯的价格是每吨12000元,该农贸企业认为三个月后这个聚乙烯的价格要涨价,为了回避三个月后近2万吨的现行低密度聚乙烯价格上涨的风险,该企业决定进入套期保值。3月初买了期货,6月份现货价格确实涨了,涨到13000元/吨,期货市场上就用13000元/吨卖掉了这些现货,它在盈利2000万元。如果该农贸生产企业不进行套期保值的话,将白白损失2000万。可能有的人会问,现货涨价对企业来说肯定是有利的,那降价呢?所以,我们说,套期保值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锁定本身的利益。不进行套期保值,企业的命运就是今天挣了、明天赔了,企业永远不知道一年后有没有利润。不进行套期保值,一旦市场出现变化,企业很难承受。

  农资企业面临着外资的进入,外资进来一是要赚钱,二是要战略市场,所以中国大豆企业前车之鉴值得我们借鉴,值得企业好好研究,以避免重蹈覆辙。大豆油的企业每年加工量是3000多万吨,价格现在接近4000元/吨。外资进来有两次洗牌,2000年到2001年重大洗牌,把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基本上搞垮了。之后中国的民营企业、合资企业起来了,刚开始还可以,可是2003年到2004年再一次重新洗牌,民营企业都死掉了。两次洗牌的方法都是一致的,首先让国内的企业有点甜头,产量扩大了有利润,有利润之后国内企业就扩大产量,扩产到4500万吨,国内的不够了,国内大豆最高的产量1800万吨,现在每年萎缩,萎缩到今年只有1550万吨左右,根本不够。怎么办呢?到国外采购,国外的基金加上外资企业配合的很密切,一采购完之后很短的时间,两个月、一个月,最多半年,一下子采购的原材料价格下跌了,一下就完了。第二次故伎重演,还是这样的。先是暴涨,后面也是浩浩荡荡去采购了,协议一签完,价格就暴跌,造成企业的严重亏损。

  如果有了期货的套期保值作用,就可以保住企业的生存权。外资被允许进入农资的分销领域,外资来了改变了管理方法,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如果人家控制了我们的企业,国内企业的总裁,就会变成他们的打工仔了生存权都没有了,还怎么讲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因此,大型农资企业在价格风险还没有存在之前,可以积极参与进来,以防风险。

  而且期货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比较可观的回报。期货交易可以投入10%的保证金,以小搏大,风险也相对大一些;投资回报的期限来讲,期货短至数分钟,或者半年一年,因价格预期错误导致亏损,仍有机会挽回。期货的风险虽然有客观环境变化的风险和政策性的风险,但只要企业能够客观分析环境,就能够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化,最起码也能够实现套期保值。所以,对于价格波动比较大的农资行业来说,借助期货市场来保证企业收益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信随着农资产品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农资期货品种,如化肥、农药上市,会掀起一股农资企业进入期货市场的高潮。对于期货处于朦胧期的农资行业,如果及时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用现货和期货市场两条腿走路,必然会占尽先机,取得较好的成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