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谁为农信社不良贷款“买单”

蔡玉蛟 冯建军

  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当我们为分配任务表上的巨额数字咋舌的时候,当我们为无从下手的死滞贷款苦恼的时候,当我们几次三番上门催收毫无收获遭人冷遇的时候,当我们为依法收贷为执行财产为讨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益而四处奔波付出高额代价的时候,当我们本就不丰厚的薪水被与考核挂钩甚至被扣发被罚款的时候,我们想过这个问题吗?谁又曾深入地反思过:我该不该对这些不良贷款负责?该负多大的责任?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认真执行每一项制度,认真对待每一份责任,认真管好每一笔贷款;如果我们从内心深处真真正正地意识到:信用社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用社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们每一位职工的衣食住行、妻儿老小;如果我们象爱惜自己的家一样地爱惜信用社,象爱惜自己家里的钱一样地爱惜信用社的每一笔贷款,我们会有今天这么难吗?

  谁为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买单”?是欠账不还的人,是逃废债务的人,是不拿责任当回事的人,是该查不查,不该批偏要批的人,用一句时髦话说,“一个都不能少”!若是一个赖债农户,欠了信用社的钱,就那仨核桃俩枣的事儿,卖头猪卖只羊就还了,就是不舍得,信贷员三天两头来催,乡里乡亲戳他的脊梁骨——“不地道”,白天不想出门,晚上睡不好觉,这日子没法过了。若是一个赖皮企业,经营无方、管理无能、监督无力要倒闭了,转移资产逃废债务,得罪了银行,得罪了信用社,那他不就完了吗?拿信誉拿脸不当回事儿,就是一出溜交易的主儿,再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若是一个信贷员,不爱岗不敬业不调查乱放款,看起来一笔笔的没多少,就是收不回来,上面落实第一责任人,你能安心吗?要是再自作聪明搞点什么以贷顶息糊弄自己破家败业的事,基本上也就是傻。若是一个信用社主任,管不住手下的人、管不住手中的权、管不好公家的钱,把款放飞了放死了,把信用社资产质量搞砸了,他就是个罪人!走到哪指不定背后都有人骂,就是退休了辞职了转行了,也总会有人时时惦记着,叫你不得安心。凡此种种,就是没有够得上违纪违法,单是用良心为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买单”,用名誉为全体职工的血汗钱“买单”,就已经够他喝一壶了。如果真有人,从良知、诚信的底线上跨出去了,甚至连党纪、国法这些高压线都敢碰,“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他必定要为此买一个大大的“单”。

  “信贷纪律就是高压线”。眼下,信用社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一场信贷管理的革命正在打响。所谓痛定思痛所谓抢抓机遇所谓励精图治,就在当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艰难的“清收攻坚战”中汲取教训,以贷款五级分类为契机,努力工作,恪尽职守,管好、用好经手的每一分钱,为信用社的资产负责,也为自己的明天负责。

  点评:不良贷款问题一直是农信社改革进程中一个突出性的矛盾。作为一家金融机构,如何通过各种清收措施解决历史遗留的不良贷款,对农信社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则是关乎农信社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更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