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赵永青,专注才能成功!


  赵永青,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部落村人,“永青农资门店”负责人。从事化肥门店销售5年整。做生意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个过程让他体会到,认定一件事,就要坚持做下去,专注才能成功!   

  赵永青,浓眉大眼,圆圆的脸上总是淌着憨憨的笑意,言谈举止就像一位腼腆的书生。

  同所有追求上进的青年人一样,赵永青希望自己是出类拔萃的。高考落榜后,赵永青没有气馁,他认为,只要努力,在哪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改变生活先从改变生存状态开始,怀着不甘平庸的懵懂意识,赵永青白手起家,开始折腾着做起了生意。

  但是当时年纪小,赵永青并没有能够给自己的未来规划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发展的方向。凭着年轻、聪明,充满无限想象的赵永青对什么都满怀兴趣。怀着“一腔热情”,赵永青“一时兴起”,干起了裁缝,做皮衣,靠着聪明的脑瓜,赵永青上手很快,很快就成了周边远近闻名裁衣制衣的好手,也赚了不少钱。在做皮衣的过程中,看到别人跑出租也不错,赵永青对跑出租也产生了兴趣,很快他放弃了做裁缝跑起了出租。2003年,在一位做饲料的朋友的建议下刚刚25岁的赵永青,又尝试着干起了化肥。当时的赵永青,并不了解化肥行业,只是从批发商那里拿货之后摆在店里,旺季时坐在家里等客上门,淡季时仍旧跑跑出租,搞点运输。结果做化肥第一年下来,才卖了近50吨,赵永青算了算账,总共只赚了一千多元,手头也没有攒下什么钱。沮丧的赵永青痛定思痛,总结经验,发现这些年精力太过分散,什么事都没有全力以赴地去做,结果对什么都不够精通,就像一掌打出去没有集中全力的一拳厉害。痛定思痛之时,朋友的一句话给了他很深的触动:“认准一个行业,一定要坚持下去!”于是赵永青选择化肥销售作为突破口,开始用心钻研怎么样做好化肥生意。

  他选择撒可富、天脊、艳阳天等国内知名品牌来经营,并率先在销售区域实行送货上门服务,承诺如有假冒伪劣包赔一切损失。好的品牌带来好的口碑,与品牌企业的合作也让赵永青学会很多销售方法,在闲时主动走访农户,宣传新产品新技术,科学施肥知识。收割后及时回访,了解反馈信息。建立了产品销售档案,对所有用户进行登记回访,用的好的要记,用的不好的更要记,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要让使用得好的客户持续用下去,用得不好的客户找到原因仍然用下去。凭着诚实肯干赵永青赢得了信誉。

  作为终端没有多少利润可言,2004年,赵永青年终结算挣了三四千元。比起干其他生意的收入,这实在是太少了。但是赵永青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用全部的精力、用心去做,不管多难,都要坚持做下来。这个信念的支撑下,赵永青干的更加努力和投入。他认为,做什么事都不要把赚钱放在首位,只要做好了,钱自然会来。

  凭着真诚和勤奋,赵永青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同时也赢得合作伙伴的支持。人们总是愿意帮助诚实守信和自强不息的人。赵永青的专注和坚持引起了合作公司的关注。在他资金缺乏的时候,忻府市农资公司城北分公司给予了他大量的资金和货源的支持,中阿公司西北区大区经理童可兵也经常通过网络与他交流市场情况,并积极帮助他解决遇到的难题。      

  在2007年的夏天,部落村大片农民田里的辣椒叶子枯萎翻卷,试用了很多办法,没有办法医治。看着农民焦虑的眼光,赵永青也心急火燎。他通过网络,向童克兵反映了这个情况,很快童可兵给予了回复,指出那是细菌性病害,并提供了几种解决方案的建议。这些都为“永青门店”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2007年,赵永青的销售额突破了500吨,作为一个村级经销门店,五年间,销量从50吨飞跃到500吨,经济上也有了可观的回报。

  提起这些,赵永青很感激,他说,我能有今天这要得益于朋友们的帮助。

  五年过去了,赵永青已经找到了感觉,他说:“一个行业,只要坚持五年,一定会有春天到来的时候!”

  如今的赵永青,奋马扬蹄。他有了一个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现在他想的已经不是赚多少钱的问题了,而是怎么样能再上一个台阶,提升一个档次,怎样能有一个新的突破。

  作为最基层的经销商,赵永青深知,同行业里其他的大鳄相比,自己就犹如汪洋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他不能预想还会遇到哪些困难,但是这五年的经历,让他学会了专注、学会了坚持,这将成为这段经历里最可贵的财富。  

  

  记者手记:

  在赵永青的身上,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不管从事哪一行,认定一件事,专注其中,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更能锻炼人们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是成功者最基本的潜质之一——专注,并且坚持。

  编辑手记:

  专注的力量

  《全国百佳农资经销商巡礼》和《经销商故事》是展现农资行业经销商成长、进步和发展的平台。走上这个平台上的每一个人,也许他已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也许他正行进在路上,但是当我们走进他们,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群体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武云锋和赵永青就是这样有着类似经历的经销商。

  农资行业中老一辈的县市级经销商精英大多是供销社和农技站出身,他们一般都有多年的农资经验。在他们刚干农资的那个时代,经济形式比较单一,自己做生意的几乎没有。供销社职工是非农业户口,又分不到耕地,因此选择的机会几乎没有。体制放开后,他们又没有外行的经历,很多人说,隔行如隔山,干其他,没有信心,只能做农资个体户了。正是这种本能的坚持,让很多人在农资经营中脱颖而出。

  今天,产业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农资似乎成了一个冷门儿。即使农资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就转行的人也不在少数,更不用说去做农资个体户了。但是,本次采访的两个经销商,都是半路出家做农资的,他们都遇到过困惑,但是他们都坚持了下来。从专注到专业,从专业到更高的水准,再到成功,他们不是像上一代农资人那样,是没有出路的本能坚持,他们的坚持意味着放弃更多的机会,他们的坚持需要付出更多的机会成本。因此,他们的坚持和专注更加可贵。

  正如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伦-兰格在《专注》中所述:专注是现代人最稀缺的智力资源,具有专注力的人可免于一切窘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