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培育核心竞争力 做好发展大文章

徐建中

  近年来,农村合作金融获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日益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村信用社在今后的发展中,急需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新的竞争态势下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机遇,把合作金融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跨越发展。

  勾画市场发展战略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性的获取利润、谋求生存、持续发展的能力,它是在独特的竞争环境和管理理念之下,内部经过长期磨合而形成的协调配合的整体实力,涉及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层面。为应对经营环境的变化,推进农信社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上,必须相机而动进行适时调整。

  一是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巩固农区、发展城郊、渗透城区的战略,以市区为中心,农区和郊区为两头,坚持“以城兴农,以城养农”,跳出“农”门开拓生存发展新空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明晰“三点连成一线”的发展思路。把握“三农”立足点,切实抓住工业园区亮点,专心捕捉民营经济热点,围绕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这一主线。

  三是明确发展的“市场定位”。坚持“农民自己的银行、社区市民的银行、民营企业的银行”三个市场定位,大力拓展三个发展空间,在不变支农本色,提高支农工作水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积极作为同时,实行全方位跟进,加大综合授信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拓宽业务和客户新空间,优化金融资源,延伸服务链条,加快融入地方政府掀起的开发热潮,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同频共振。

  实施金融服务创新

  针对资金运用渠道主要是发放贷款这一现实,农村信用社急需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一是开发贷款新品种。在方便客户贷款上想办法,推广小额农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扶贫贷款,开发个体私营企业贷款、公务员担保的消费贷款,重点开发创业贷款,积极拓展担保公司担保,门面房、商品房抵押或落实其它有效担保方式的贷款业务,想方设法扶助农民进行创业和帮助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二是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结算服务。拓宽承兑汇票的服务面,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通过办理银票贴现、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实时电子汇兑业务、全国范围的小额、大额支付系统结算业务的开通,即时办理对各商业银行的跨行同城、异地来帐、往帐支付清算资金业务及其它票据结算业务,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发挥农村信用社网点众多、遍布城乡、社会联系广泛、信息灵敏,并且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独特区域优势和网络优势,对市场和当地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当好地方党政的参谋和助手。做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并主动向农民送政策、送科技、送市场供求信息,支持农民发展适应性广、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风险小的富民项目或产业。提供理财服务,引导农民更新市场观念,帮助农民在产供销方面牵线搭桥,减少自然和市场风险。

  挖掘人力资源潜力

  金融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人,农村信用社应该着力激励人和管理人,发挥人的最大效应。 

  首先,培养员工使命感。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让员工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愿意为理想而献身,愿意为农村信用社的跨越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其次,设计职业生涯。给员工设计明确的职业生涯路径,使员工能够清晰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并能为之积极努力。农村信用社通过全面竞争、内外互动、裁减冗员等途径,构建人力资源高地,增强核心竞争力。第三,建立学习型组织。需要多层次加强城区员工、中层干部等高管人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员工化、业务、综合素质,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业务培训、技能竞赛、学历教育、职称评定、业务技术考核、吸收引进人才等方式,增强业务拓展应对能力,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懂政策、知法律、精业务、会核算、敬业爱岗的职工队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