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师口福之外
难堪千口茶醉
品茶师 张 根
茶是有季节性的,每个季度之初,是我们品茶师一饱口福的时候。新茶上市,在大茶企里,同品种的新茶会分批次到货。每到一批,要审评一次。审评每种茶样,要对照同等级的标准茶样和市场上同等级别的茶样进行全面的品鉴、比较,保证茶的品质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最多的时候,一天新到10多个茶样,每个茶样3泡茶,每泡喝两三口,一天下来,就是近千口茶,满肚子混合着各种茶汤。说实话,那会儿非常饿,特别是晚上喝太多时还会头晕。
有人跟我说,品茶师的肚子里就像“东北乱炖”,确实挺形象。无论高、中、低档茶,不管新茶、陈茶,我们都要喝一喝,茶到了嘴里不能带有任何喜好偏见。但几年下来,我给自己的肚子重新定义为“佛跳墙”,就是说里面都是珍品。每多喝一种茶就多了一份经验和感悟,也提高了一分辨别真伪的能力。
作为品茶师,我慢慢懂得了包容与客观的重要性。没有这份平和的心境,就不能体会出每泡茶的真正价值。
长嘴壶炫目也留伤
茶艺师 程潇俊
我原来是学婺剧的,毕业后来到更香茶楼学习长嘴壶太极茶艺。以前在家乡时都不知道会有这么高档的茶楼,更不知道茶艺师这个职业。没想到,现在每天表演茶艺竟成了自己的工作。
刚刚学习茶艺时,我们要长时间端着盖碗和茶杯,练习茶艺师的心平气和。在开始表演长嘴壶茶艺时,我几乎每次都会被热水壶烫到手臂或手掌。沏茶时,铜水壶很烫,尽管只有短短几秒钟,皮肤还是一下子就变得通红。一场表演下来,要舞动长嘴壶转几十圈,水泡磨出好几个,两三天后,才能结痂愈合。可是旧伤未好,新的烫伤又出现了。尽管慢慢地我的壶就耍得熟练了,但烫伤还是免不了。不过这点伤对我们来说算不了什么。一次,表演时同事的手被壶嘴扎伤了,表演过程中我们都不知道,可是表演结束后我们发现壶身上都是血。无论是烫伤还是扎伤,疼是一定的,特别是带着伤还是要继续表演,但我们知道,作为一名茶艺师,能把节目演好、茶泡好最重要。(张丰秋 采访整理)
对于老舍茶馆的茶艺师杨阳而言,究竟接待过多少位外国元首政要、国内名家名人,是很难数清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夫人安妮·罗格女士、拉脱维亚总统扎特莱尔斯先生还有许多她记不住名字的来自德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的外宾们,前不久她还刚刚为著名导演陈凯歌表演茶艺。2007年,老舍茶馆推出五环茶艺表演,杨阳曾手把手教德国驻华使节夫人如何冲泡绿茶,并同台合作,搭档表演茶艺。
身经百战经常为外宾服务的杨阳现在已经了解总结了不少外事礼仪,比如对于颜色的忌讳,杨阳说:“日本外宾忌讳藕荷色,接待时一定不要穿这个颜色的衣服,在日本只有出席葬礼才会穿这样颜色的服装。而对于印度朋友而言,竖大拇指就不是夸奖和赞美了。”
作为茶艺师,除了这些与名人面对面的骄傲与自豪,伴随杨阳每天12个小时服务工作的是那份对茶的热爱和信念。“这份工作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除了开阔眼界,我也在别人眼中看到了茶的美,看到了我的工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