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社会计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对策

□ 邬素敏 宋志恒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也不断深化,特别农村信用社改革近年来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信社经营规模的扩大,其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种类也日渐繁多,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就是会计风险。因为金融机构的每一笔经营业务的运作过程,都要经过会计核算来实现,其会计核算部门既相当于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同时又是财务成果的最终核算和反映部门,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贯穿于其运作的全过程。所以金融风险的产生往往都与会计密切相关,金融风险往往就表现为会计风险。因此,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是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全面落实会计基本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防范会计风险。农村信用社要树立正确的会计管理理念,改变重财务管理轻会计管理、重成本核算轻质量管理、重经营效益轻会计监督的做法,真正做到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会计监督并重,全面发挥会计职能。

  在全面贯彻落实会计基本制度、内控制度的同时,农村信用社要认真检查摆在当前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整改方案全面整改;要研究制订激励约束机制,将制度落实情况与会计人员的报酬挂钩;要经常性地开展对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结合案例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敬业爱岗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会计人员制度执行和风险防范的自觉性。 

  此外,会计核算必须严格遵守银行会计制度及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必须遵循真实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四项基本原则。

  (二)加快体制改革 ,建立行业管理体系。只有建立自上而下的行业管理体系,加快改革步伐,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独立核算,取消乡镇信用社的法人资格,才能增强系统抗风险的能力;在经济较发达、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把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股份制金融企业。

  实行一级法人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新生事物,是以合作制为基础,以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的企业制度。有利于落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责任,同时也避免了会计风险的发生。

  (三)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建设,建立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可靠的会计核算体系;开发会计事后监督程序,使会计监督逐步向事中、事前转移,形成远程会计监督体系。在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注意风险,防范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作案,要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制度,开、关机制度等有关计算机安全制度。

  首先,要制定严密细致的电子联行管理办法,明确电子联行岗位的业务操作规程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选择思想端正、作风廉洁、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精通熟练的同志充实到联行岗位;其次,需尽快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程序开发,尽快实现电子联行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对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保证资金汇率能得到即时监督,尽快完善电子联行系统的操作功能,加强机上监督,力求机上防范风险。

  (四)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做好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人员进行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加强对会计内控制度和会计风险防范的培训和教育。同时也要选好、配好会计主管人员,做好新老会计交接工作,为农村信用社会计队伍补充新的血液,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总之,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严格职业操守,规范业务行为。对现有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内控机制进行全面梳理,查遗补缺,充实完善,真正做到“一个业务品种,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规章制度”的要求,并建立健全考核处罚制度,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使每项业务环节都纳入监控范围,构建高效的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从而有效的防范会计风险的发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