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场正在上演的争论

□ 薛 城

  “传统工艺与现代化”,这是一个老话题,但却依然富有魅力和活力。它是年老的、老资格的,因为它诞生的早,比我们健在的任何茶人都要早;自中国茶叶种植传入亚洲邻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后,这个问题就诞生了。但是,它又富有活力,现在依然活跃在我们身旁。它的魅力所在,关心行业发展的人,都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它寻找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茶事业飞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茶人的共同努力,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源于国家大环境的培育,是国家改革开放和宏观经济发展的硕果。现在,茶业再次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对这个话题的思考,将能为我们寻找出未来的出路。

  社会总是在变革,没有变革就没有进步,茶叶生产也是这样。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产业和茶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工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这些年来的工艺变革,我们需要反思、检讨:我们的工艺变革,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们的变革,是越来越正确,还是越来越偏离?这种变革,是吸引了茶人的味觉,促进了茶事业的发展?还是正在疏远茶人的梦境,悄悄阻缓茶事业的进步?

  在作出判断之前,我们需要一个标准,一个指南针。这个标准,应该包括市场,特别是当前的市场,但是,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市场,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当前市场。对于未来的市场,我们也需要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早作准备。

  传统工艺与现代化,发展与保护,经济与文化,这不仅仅是茶行业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具有悠久历史的手工业都要面临的问题。不止中国等非现代化国家需要解决,在已经现代化的国家,也需要解决。任何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都会遇到。这是困惑与遗憾,也是骄傲与自豪。

  “传统工艺与现代化”,这个话题的争论,会一直存在下去。我们集锦的这些论点和论据,还达不到让所有茶人抛弃争论的地步。但是,我们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大家的思考,为茶产业寻找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出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