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删繁就简是未来的潮流

□ 刘 斌

  手工茶和国际标准是不匹配的。但是,手工茶的魅力,又是中国茶叶的精髓。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国茶行销欧洲。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商人把中国茶叶的茶种和技术引进到印度,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从此,中国茶在国际贸易的地位逐渐降低。

  对于中国茶叶来讲,现在内销已经很饱和了,市场拓展的关键是如何把国际市场做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看待传统工艺是我们要首先解决的一个思想问题。

  中国的茶,种类繁多,工艺也是五花八门,有些工艺和品种会慢慢被淘汰。以后的发展,将形成删繁就简的趋势。安溪原来有铁观音、黄金桂、毛蟹等,现在这两年铁观音比较盛行,营销比较大,其他品种如黄金桂等市场份额在慢慢降低,正在被淘汰。浙江省历史上形成了西湖龙井、开化龙顶、千岛玉叶、顾渚紫笋、金奖惠明等,都曾经获得过知名奖项。因为龙井香型、外观和口感都能为大众接受,现在整个浙江省都在大力发展龙井茶,通称为浙江龙井。

  碧螺春,有狗牯脑、金奖惠明、蒙顶甘露等很多种,与碧螺春有相似的外形,也可以统一为碧螺春。其实,各种适合做龙井茶的,都该可以做龙井,无非产地不一样而已。

  中国积攒了几千种茶,做茶的人都搞不清楚,何况消费者呢?国家应该做这些事情,尽快实现删繁就简。同时,辅助文化包装,就一定能促进中国茶业的现代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