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一家不起眼的地方性小法人金融机构,2008年度被浙江省委、省政府破格命名为浙江省级文明单位。她的活力“密码”由哪些“基因”组成?
活力源自竞争。路桥是商贸之地,“重商”文化盛行。路桥更是竞争之地,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和台州市商业银行成了中国民营金融的“双子星座”,在大城市呼风唤雨的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在这里成了“小字辈”。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竞争是残酷的,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辩证性。垄断虽然可以轻易地获取超额利润,但却容易在自我陶醉中放慢了脚步。
没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不仅是寂寞的,而且是痛苦的。竞争虽然不怎么讨人喜欢,但却像一根鞭子悬在头上,刺激着人的神经,逼迫着人想尽办法往前奔跑,潜力被不断地激发出来。路桥农村合作银行之所以现在还活得“有滋有味”,很大程度上是竞争的结果。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大家相互“咬”着,虽然跑得有点辛苦,但清理战场时,心中会涌上一种别样的感觉。这样的竞争越多越好,越充分越好,越高级越好,竞争创造了活力。
活力源自“无为”。最伟大的政府往往就是“无为”的政府,无为而治不是逃避责任、无所作为,而是一种高明的超脱,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路桥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经济的“滋润”,离不开客户的信任,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开明。行政干预在这里没有市场,无为而治成了历届地方政府的自然选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民营经济活跃,“草根金融”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不仅“发育”良好,而且成了地方经济的“发动机”,“路桥现象”成了中国金融界的一个奇迹。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无为而治”,不仅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幸福。
活力源自创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笔者很欣赏这句话,因为它道出了太阳的生命真谛。就一个企业来说,创新不是为了作秀,不是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而是管理的需要,竞争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路桥农村合作银行为了活得更好,毅然踏上了创新之路。
为了巩固自己的“根据地”,该行在2008年“经济的冬天”里,启动了“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进行“地毯式”摸排,倾听“草根诉求”,实施扩面增量,做大、做实客户群体。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该行策划了“神秘人在行动”、“约见谈话”等方案,采集了一个个真实的服务标本。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该行适时推出了“五朵金花”五个创新型产品,让妇女、新路桥人等特殊群体“对号入座”。为了提高审批效率,该行自行开发了“速贷通”电子平台系统,集客户信息资源共享,信贷操作无纸化、信贷档案管理电脑化、贷款审批电子化为一体。为了缩短决策链,该行实行了“扁平化”管理,直接考核到网点,充分激活“基层细胞”。
虽然路桥农村合作银行的创新还处于低级阶段,团队还很稚嫩,对创新的理解也谈不上高深,但它对创新的态度和对创新的追求,将会给她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功来自努力,成功来自自信,成功来自对活力“密码”的不懈的追求,我们期待着路桥农村合作银行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