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明星”行长何以“坠落”

□ 蔡继林

  金维虹,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第一任行长,也是中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一家农村商业银行行长,他的头上罩了很多耀眼的光环,然而最近却因该行爆出的4.6亿骗贷案而“坠落”。

  金维虹冤吗?如果他没有严重错误,他真的比窦娥还冤。为金融事业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结果落得这样的结局,搁在谁头上,谁都不会心里好受。可转而一想,中国银监会会轻易地处置一个“明星”行长吗?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金维虹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个“标本”,一个警示金融高管的现代版“标本”,银监会处置金维虹自有它的道理,“金维虹”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风险无处不在

  在此次金融海啸中,虽然中国没有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金融业没有风险。我们能够幸运地躲过,只是因为我国金融业的落后和封闭。事实上,我们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特别是防控能力还较薄弱,谁要是无视眼前的风险,风险说不定会随时找上门来。北京农商行4.6亿骗贷案的爆发不是偶然的,这只是时间问题,银监会的排查只是引子。

  当市场资金充盈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忽视风险的存在;可一旦市场形势逆转,信贷资产的风险就会集中爆发,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会接踵而至。这一点,不仅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会这样,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经营不错甚至很风光的金融机构也不例外。风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能经营风险,而不能消灭风险,如何把握好风险控制这根弦至关重要。

  经营应有规必依

  审慎经营是银行业的一条基本原则,然而遗憾的是,一些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快速做大,盲目扩张,在经营决策上出了问题,结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金维虹被银监会严处,其中之一就是他领导下的经营团队在经营理念上出了问题,偏面追求速度,偏面追求利润,而忽视了内控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结果,导致了内控机制的失效和用人上的失误。那些所谓能快速做大业务的“能人”被提拔重用,缺少监督,缺少约束,他们提出来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也被视作“创新”而一路“绿灯”,美其名曰:管理为发展让路。受这种只求结果不管过程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一些人的思想慢慢地“变质”了,结果一些所谓的“能人”转眼间变成了“危险品”。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组织的悲哀。

  监管要雷厉风行

  针对北京农商行4.6亿骗贷案,银监会很快作出了反应,并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金维虹予以严惩,并下发了通报,充分体现了银监会“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问责不能隔靴搔痒,也不能“刑不上大夫”。出了大案,双线问责,上追两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金维虹“撞在枪口上”,不是杀一儆百,而是一种开始,一种信号,也是一种进步。在日常工作中,监管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盯住高管,盯住关键风险点,盯住异常的热点,监管的效率可能会更高,监管的效果可能更到位,更多的金融高管就不会变成“高危”俱乐部成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