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三进”工程,努力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日用消费品是农民生产与生活所需的主要商品,也是供销合作社的传统骨干业务。改善农村购物环境,建立现代流通网络是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在全面推进“三进”工程工作中,天津市武清区供销合作社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策引导、多元投资的原则,实行以连锁经营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中心和大中型超市为骨架,以遍布乡村的综合便利店为结点,经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示范引导,整体推进。有力地加快了“三进”工程进度。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全区所辖的29个乡镇街的741个自然村进行分类调查,对人口数量、经济结构、商业设施、人均收入、消费需求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综合分析,制定了“三进”工程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小城镇建设,预留商业用地,合理规划布点,选址建店,做到既从实际出发,又不降低标准,确保了“三进”工程高标准高质量规范有序地开展。
二是抓住重点,扎实推进农资连锁网络以农资公司为龙头,建商品配送中心。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以9个中心社连锁超市为依托,建设直营店,发展加盟店。利用直营店的品牌优势、商品优势、供应链优势,影响和吸纳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店,履行规范的入网手续,变竞争者为同盟军,营造了连锁双赢的和谐局面。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实行多元投资。利用民建企租、租壳改造、社企合作等方式推进连锁网络建设,减少了资金占用,规避了单企投资风险,盘活了闲置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
四是强化加盟店管理,提高运营质量。分别制定了《加盟店管理规范》、《员工行为准则》和《加盟店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同时,投资新建了建成“三进”工程培训中心,邀请专家、学者和行政执法人员分别讲授连锁经营、营销管理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已建成日用消费品连锁便利店 451 个,建成农资连锁店 151个。
领办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助农增收新途径。在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武清区供销合作社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把惠农、便农、助农增收作为重点,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创建和领办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推动城乡流通渠道有效对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武清区农资公司所属的天津宝绿食品销售中心,与下伍旗、河北屯等乡镇联合建立了400多亩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生产,开发了八宝粥、粽子米、料等几个系列商品。在自身生产加工的同时,带动了全区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他们注册的“碧绿”牌干、鲜菜、炒货和杂粮系列,全部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行销京、津、冀地区,并成功打入超市等大卖场,成为年、节抢手的时令食品。
抓好资产经营,改造、整合、优化营销网络,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几年来,武清区供销合作社通过房地产开发、出租、出售等资产变现措施,开展资产经营,盘活闲置资产,新建改造经营设施。 2008年,投资3060万元,完成了河西务、高村等五个基层社商业楼及附属工程,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现已验收交付使用,经过改造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村购物环境和网点质量。
以大项目开发为引擎,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目前,天津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和区供销合作社商务综合中心两个重大工程项目的选址和整体规划设计已通过了立项审批。物流中心规划用地3270亩,计划总投资16亿元,规划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计划建有农展中心、批发经营区、零售自选区、仓储物流区、生活服务区、综合办公区六大功能区,其市场定位是立足武清、面向全国、辐射华北、服务京津的全国10大农产品市场之一。建成以后对于调整全区的产业结构布局,拉动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天津市武清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