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自发行银行卡以来,在增加存款、提高结算效率、方便客户和提升信用社竞争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发卡工作中随之而来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出现,一些信用社为了完成发卡任务,不计成本,不负责任而盲目发卡,乱发滥发现象严重。主要表现:
一是按代发工资花名册发卡。目前,大部分信用社开办了学校教师、行政公职人员和单位企业员工等人员的工资代发业务,一些信用社的员工为完成发卡任务,从被代发单位的工资花名册上要来其身份证号码,一人一卡地发放出去,也不管人家是不是需要。更有甚者,上半年发了,下半年又发,造成一人两卡或多卡现象,无形中增加了无用卡。
二是按农村粮食直补款名册向农民发卡。一些信用社在代付农民粮食直补资金时,也不经农民同意,一户一卡造册发放,其实还有大部分农民不知道银行卡,因是免费发卡,有的农民拿到卡后又不会使用便丢掉了,无形中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是按身份证号码发卡。一些员工为完成任务,干脆托熟人收集他人身份证复印后按号开卡,之后将这些卡又放在自己身上,不但浪费了大量银行卡,还给信用社埋下了风险隐患。
这些乱发滥发银行卡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对此,建议各地信用社员工不要为了自身小利而置集体利益于不顾,信用社应在考核发行银行卡中注意发卡质量,不能只顾数量,重点要对发卡后卡的使用率进行考核,这样才能有效制止乱发滥发银行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