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0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完善内控管理构筑案防“防火墙”

□ 韩晓英

  近年来,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由于内控制度建设滞后,执行不力,导致大案、要案频发,已经引起了相关监管及行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在现有的内控管理形式上实现新突破,切实保障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内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完善有效的内控体系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认为,内控体系建设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员工教育,树立制度意识。内控管理涉及信用社工作的方方面面,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有人去管理。要想做到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就必须加强各管理层对内控的关注和指导,明确各级内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履行对内控工作的直接领导职责,注意内控中的每一环节。以人为本,因势利导,构筑强有力的内控制度建设防线。要创建学习型单位,培养学习型员工。通过出台激励机制,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员工对执行制度逐步形成自觉行为,形成“全员抓内控建设,全员参与内控管理”的良好局面,使内控监督环节前移。 

  二、规范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为全面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堵塞工作漏洞,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应组织相关职能部室对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全面梳理完善规范,建立纵横制衡的考核约束机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授权管理、信息安全、安全保卫等责任书,明确责任,构筑约束机制,消除事故隐患。进一步明确部室的工作职责,在各项业务中建立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有效的相互核查制度,保证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营造一种层层设防、处处把关、事事监督、人人遵守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形成信用社经营、部室管理、审计部门监督的三位一体的经营管理监督模式。

  三、加大检查力度,增强监督效果。在查补漏洞完善制度的同时,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将相对滞后的事后稽核检查防范关口前移到未发之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作用,让常规审计、专项审计、岗位轮换、暗查暗访、飞行突击检查等检查监督形式“全面开花”,加大对新增贷款质量、管理层履职和会计质量的检查。对贷款操作的合规性、手续的合法性、风险程度预测的准确性、资金运用的合理性、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贷款担保手续的合法性、真实性等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处置力度,严肃处理。同时,充分调动兼职审计员、民情联络员、特情人员等“特别监督人员”的前沿阵地优势,早发现,早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