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爷爷最喜欢喝的茶是铁观音,最喜欢训的人是我。想起爷爷,画面总是摇摇晃晃的。摇摇晃晃的爷爷端着他的紫砂壶,摇摇晃晃的我则站在爷爷面前,背诵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只是,我们都有些心不在焉。爷爷,端着茶壶听我背古书;而我,则背着古书,研究着爷爷的茶。
终于有一天,我问爷爷:“爷爷,这茶,好喝吗?”爷爷从浓浓的茶雾中抬起头来说:“茶不在好喝,在于它的味儿,七泡有余香啊!”我不知道什么叫“七泡有余香”,也不敢问,爷爷一向是严肃的。
每逢有客人来的时候,爷爷总是拿出他的铁观音热情招待对方,一边倒茶一边念叨:“好茶,七泡有余香啊!”之后却总是紧眉对我,并让我在客人面前背诵诗文。那时候,我很苦闷,我更喜欢和小伙伴一起上树掏鸟,下河摸鱼。那个年代,学校里并不教诗文,可爷爷却总让我一丝不苟地学着,也难得对我有笑容。之后许多年我才明白,我和铁观音一样,都是爷爷的骄傲。
我上大学的时候,爷爷已耳聋眼花,终于管不了我的诗文,而我也如雄鹰展翅高飞,远离了爷爷的训诫,也远离了爷爷的“七泡有余香”!多年以后,当我西装革履地坐在功夫茶具面前,故作高雅地谈论“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时,我忽然想起了爷爷,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爷爷了。那一刻,面前那金黄的茶汤竟满是思念。一杯入喉,温温地,却险些呛出我的泪来。
越过千里万里,终于回到爷爷的面前,他却已认不出我来,只是偶尔会端起茶杯喝上一口茶。茶仍然是铁观音,只是他再也不说“七泡有余香”了,但茶香依旧。纵然爷爷不言不语,但乡亲们见了他仍然很恭敬地向他作揖,我忽然明白,爷爷一直喝的不是茶,而是茶背后的深意。他虽然没有见识过外面世界的精彩,但在这小小村庄,他是高德之人,他的人生犹如铁观音——七泡有余香,深刻、幽远、余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