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十九条,特别强调了“加强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这为加强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认识上要真到位
江苏省社今年依托省委党校,连续举办3期县级社主任培训班、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每期8-10天,475人参训。大家普遍反映,培训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前所未有。
但从实践看,一些单位在人才培养上,仍然存在认识不足、认识偏颇等问题。个别单位对人才培训不够热心,参训人员不多。有的把学习培训与当前工作对立起来,重眼前、轻长远。
因此,对人才兴社战略,既要认识一致,更要认识到位。一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不能把人才培养看成是权宜之计,而要把它作为关系供销合作社根本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大事。二要从全局角度来把握。要把局部放在整体中去思考,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三要从实际需要来理解。供销合作社系统人员老化、人才匮乏的问题相当突出。一些单位特别是基层社由于当年彻底改制,人员走光、资产卖光,导致现在经营活动基本停止,靠资产出租、收点租米度日的基层社不在少数。引进和培养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行动上要真自觉
加强人才培养,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
第一,领导要真重视。从江苏省社组织干部培训的实践和各市、县、区社组织职业资格培训、农民经纪人培训的实践看,哪个单位领导真重视,哪个单位推进的力度就大、工作成效就明显。
第二,部门要真负责。人才培养涉及到培训规划的拟定、培训内容的确定、培训课程的设计、师资力量的调度,都需要精心组织、反复协调。机关部门必须周密组织。
第三,人员要真落实。领导要舍得把精兵强将派出来学习。要教育参训人员珍惜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尤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思考,提高学习效果。只有确保学习质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员落实。
措施上要真有效
系统培训,难度很大。既要用足用好系统资源,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江苏省社的实践看,应采取一些扎实有效的措施。
依托省委党校培训。党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今年5期培训班,有24课次是党校教授讲课。学习结束由党校颁发结业证书,很受学员欢迎。
聘请专家辅导。培训中,除安排省社部分领导授课外,还聘请省国企董事长讲企业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请省总工会干校教授讲企业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请省纪委的同志讲党风廉政建设等,这些专家对所讲课程不仅有很深的理论研究,而且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了教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赋予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培训职能。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是省社唯一的直属高职校。要逐步加大供销合作专业的培训力度。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为系统培养急需的人才。学校今年与常客隆超市合作办了“店长班”效果很好。
与合作社学院合作。青岛农大合作社学院的李中华院长,在5期培训班中共讲了四天半的课,最近又基本达成意向,在培养合作经济专业的师资力量、组织相关人员培训上进行合作,共享培训资源。
实施系统上下联动。省社统一制定培训规划,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区分任务、分级负责,整合资源,提高培训效能。(作者系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