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合规文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防范风险,保障业务经营持续健康发展,提升金融同业竞争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放眼国际银行业金融,能数得上的“百年老店”,如汇丰、花旗银行其内部均建立有系统完善的合规文化体系。
然而,当前广大农村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基层农信社受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正式按商业银行模式运作较晚,其人员素质、发展程度、经营理念等方面与“好”银行标准普遍还存在不小差距。另外,其主动合规意识不强,合规文化缺失等问题依旧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合规意识淡漠。一些农信社管理层存在“业务经营硬指标,内控管理软约束”的错误认识,片面追求个人业绩、短期效益,忽视规章制度约束。
管理制度缺失。一方面,由于“部门银行”依旧存在,流程银行管理模式尚未全面建立,部门制度模式造成管理边缘化现象突出,导致管理制度未能全面覆盖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成立时间短,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缺乏管理经验,在新业务的设计和制度建设中存在“拿来主义”和“生搬硬套”的现象,一些制度的出台也仅仅是为应付经营需要而闭门造车,制度本身就漏洞百出。另外,不是出于全面控制风险目的、主动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梳理,而只是对已经发生的违规行为,制定“补丁式”、被动式的合规管理制度来限制员工的操作行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全面系统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形成。
管理执行力不强。执行文化未真正建立,其他专业条线主管部门普遍认为合规管理工作是合规部门的职责范畴, 片面对下强调经营压力, 强调本条线工作出成绩,简单充当管理工作的“二传手”, 未能真正履行制度执行的督办、协助职责,致使制度执行发生“断层”。
因此,建立系统化、全面性的合规文化,对农信社而言尤为必要,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之事。在合规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制度建设
杜绝“破窗效应”
作为合规文化的硬件建设,制度的建设是基础。《孟子·离娄上》里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合规文化才有孕育空间、成长土壤。因此,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制度规章,规范经营业务流程,保证每个过程都有章可依,每个程序有章可循。
对现行规章制度的完善改进也十分重要。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的“破窗理论”指出,必须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破玻璃的窗户”,杜绝暗示性、诱导性的纵容,避免类似违规事件重复发生。要强化事前预警和控制,对过去的规章制度、操作方法进行问题主动查找、漏洞主动维护,从而不断完善规范制度的严密性、可操作性。
实施流程再造
打通合规“经络”
完成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主线的业务和管理流程再造,逐步实现由“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变,系统建立强大的以“合规文化”为导向的内控体系,构建风险控制的全覆盖“网络”。
首先,发动各业务条线,共同对现有业务品种进行科学分类,对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全面排查各业务品种、业务流程的风险点,落实风险控制要点。其次,打破原有的部门界限,“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以垂直条线经营为主、横向管理条线为辅的组织架构,构建前、中、后台相互分离、相互控制的制约体系,确保“一流程一制度,一业务一手册,一操作一提示”。此外,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加快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因素管理嵌入到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之中。
完善奖惩机制
制造“热炉效应”
再精工周密的制度缺乏执行力支撑,也只能流于纸上繁华。因此,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是必要、必需之举。
首先,健全合规问责制度,是合规管理的关键所在。对每一项业务流程都明确相应的管理责任人,对于任何违规现象都采取负责人问责制。坚持“谁不合规谁受罚,谁不管理谁负责”,同时追究违规直接责任人和合规管理责任人责任,从而有效加强对各种违规行为发生的预警监督,促进风险防控节点前移。
其次,加大违规成本支出,是实现有效风险控制的必由之路。“热炉法则”是由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惩罚原则,其主旨就是让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就像伸手触碰烧红的火炉,必定受到烫伤的惩罚。高违规成本,有利于提高制度规章的预先示警性及执行的即刻性和执行结果的彻底贯穿性。事实证明,要杜绝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现象,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就必须通过高强度惩戒进行有效遏制,在实践中促进全员自觉形成“文化”渗透。
第三,建立奖惩并行机制,是引导全员合规的有效选择。建立激励与约束并存的双向机制,对合规和不合规现象同时进行“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例如:建立合规监督部门每月监督报告制度,对不合规的员工和部门实时惩罚;对于长久无不合规记录的部门和个人予以适度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引导员工主动合规、时时事事合规。
倡导柔性管理
形成自发“合规”意识
管理学中的“南风”法则(也叫“温暖”法则)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管理者多培育、关心、爱护、激励下属,多点“人情味”,能形成极强的感召力和激发内生动力,营造自发、自动合规的文化氛围。
加强合规教育,根植合规文化理念。从帮助员工端正人生观、价值观入手,组织开发持续有效的合规风险培训和教育项目,帮助员工深化对合规政策、合规意识的理解,实现全员合规、人人合规。
强化关系教育,引导主动自觉合规。建立健全科学化的薪酬考核分配机制,使员工收入待遇的改善与企业的业务经营管理状况好差、发展快慢呈“正相关”关系。适当开展诸如“农信社与我”、“昨天、今天、明天”等主题讨论活动,帮助员工自觉地密切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行业归属感,促进合规文化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
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合规文化层次。从改善员工福利待遇,帮助规划职业生涯,开展各类评先表模等文化活动着手,主动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尊重员工、信任员工,进一步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奉献精神,促进合规文化由最基本的“依法合规”向高层次的“创先争优”转变,从而构建更有广度、更有内涵的合规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