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负债仍然是银行的基本特征,以极少的资本金为依托吸收大量存款,形成巨额负债,然后再以这些负债支持其资产,并将资产运营所得收益的一部分以利息形式支付给存款人,另一部分作为利润留给自身,这是银行经营运作的一般模式。
因此,存款,特别是稳定的存款对农信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成为农信社健康有序地经营高收益资产业务的基础,同时也能为农信社不断拓展其他业务创造有利的条件,是农信社生存与发展之本。
目前,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农信社资金组织工作虽然创造了历史新高,但总体稳定性欠佳,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流动负债快速增加,稳定负债增幅趋缓;单位存款增长乏力,市场份额逐步萎缩;负债结构不尽合理,非存款性负债占比较低;“二八”现象明显,存款集中度偏高。
针对以上问题,农信社资金组织工作应做好以下工作:
以转型升级为契机,构建资金组织的新观念新思路。农信社要尽快转变经营观念,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资金组织工作的市场规律。资金组织工作不仅仅是拉存款,应当构建负债经营的新思路与理念,重在“经营”。而经营必须有成本、规模及效益观念,过去那种不计成本的揽储、无视规模和效益乱设网点乱铺摊子的现象必须改变。
以总部建设为抓手,提升资金组织的决策管理水平。同其它工作一样,资金组织在日益加剧的金融竞争中也会面临更多变数。因此农信社只有不断提高资金组织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才能适应市场变化。
以“基础客户”为根本,奠定资金组织的落脚点。高度重视个人中高端客户的维护工作,及时关注个人客户的大额变动情况,细致做好客户跟进服务,提高维护成功率。在做好维护的基础上,以个人贷款为资源拓展优质农户和个体工商户,以临柜服务为切入点挖掘潜力优质客户。
以新农村建设为机遇,形成资金组织的增长点。要高度关注辖内的经济发展变化情况,抓住新农村建设时机,及早准备,发挥一切有利条件,要花大力气、动脑筋最大限度地吸收这些存款,千方百计使相关建设资金账户在信用社,资金从信用社进出,建设贷款从信用社融资。
以回归工程为方向,形成资金组织的新局面。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都在落实“回归工程”,积极吸引本籍在外大企业回归故乡。农信社要紧紧把握方向,在做好充分调查和统计基础上,想方设法与客户联络感情,开展人性化攻关,使这部分资金源源不断地回流,形成墙内不足墙外补的良性循环。
以品牌建设为起点,构建银行与客户的新型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户在选择银行存款时,将会更加注重其软硬件服务水平。在竞争过程中,农信社因着重做好三项工作:着重加强员工业务量的考核;加大服务的技术含量,改善服务的态度和形象;实施精品网点建设,通过软硬件的改进改善,积极营造舒适的金融服务环境。
以表外业务为突破,形成资金组织的创新。目前农信社与其他银行业务同质化现象严重,必须要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尽快推出适应中小企业和“三农”的新型负债业务。同时还要重视通过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等不断创新来带动负债业务的稳步发展。
以创新产品为支撑,积极拓展资金组织空间。一方面要尽早实现国际业务的开办,要锁定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管理能力强的自营出口或被代理出口的生产性企业,大力拓展优质贸易型企业;另一方面要突出推进电子渠道建设。
以薪酬系统上线为基础,调动资金组织的积极性。要科学制定薪酬考核办法,加快薪酬系统应用步伐,探索以岗位价值评估和业绩驱动为主导的薪酬激励机制,创新客户经理和员工负债业务的绩效考核机制;要让员工所获得薪酬额与其贡献成正比,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提高工作业绩上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充分调动干部员工对于资金组织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