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电子产品零售分销企业,投资100多万,和国内某知名软件公司签约,进行财务集中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一年后,项目实际上已经失败。现在该公司只用了财务集中管理软件,其供应链管理软件又换回了原来用的某小企业开发的分销ERP管理软件。
一家很有名的跨国公司的亚太CIO,公司的核心管理系统做了五六年了,但至今仍只上了一个MRP系统,其中不成功的项目很多,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中国战略不稳定,公司一直分分合合,业务环境尚不明朗,职权分配都不清楚,要做成一个项目太难了,虽然他们公司用的系统都是最好的。项目失败和公司业务发展有根本联系。
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尽管不情愿,但CIO需要思考如何从项目失败中总结的教训与经验。
以下几条建议可以参考:
1、项目经理一定要想办法保持自己对于乙方的控制权,并且在项目遇到麻烦的时候,甚至可以果断暂停项目,对乙方施加强硬的措施,不能为了所谓的整体利益或者后续合作,而委曲求全,最后导致更大的危机出现。
2、在制定项目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具有前瞻性,不要和公司其他的重大项目在时间和人员安排上面发生冲突,否则到时候被PK掉的一定是信息化项目。
3、信息化项目的应用水平,一定要和公司的管理基础和水平相匹配,如果试图在公司自身的管理还不规范的时候,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最后只可能连最基本的功能都做不好。
4、诸如财务或OA之类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系统,一般失败的几率很小,感觉真正容易发生问题的项目,一般都是业务管理软件,特别是定制开发的,或者是选型不当的。
5、永远不迁就业务部门的一些不合理要求,该做的就是要不折不扣地完成。
6、项目还没开始就要有内部和外部的大概议事规则等,选型时候对项目负责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的要求还是蛮高的。
7、任何项目在选型、选产品、选合作团队的时候,作为甲方负责人我认为最关注的应该是要围绕“如果我来负责这个项目,结合自己在甲方的位置和影响力及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应该如何选择产品和顾问团队,来保障项目成功,并且过程和结果能够较为可控制”。
8、供应商在选型和谈判阶段,为了能够拿到项目,很多条件都可以答应,不合理的价格也可接受,这就为后面的风险埋下了伏笔。建议大家以后一定要在合同中,对乙方团队的人员予以明确约定,并就违约责任约定清楚,这样才能加强对乙方人员的管控。
9、有些企业项目的立项和预算是业务部门主导的,很多项目是业务做好后交给IT运维。项目的立项和实施缺乏全面的统筹,实施过程中企业的IT人员没有很好地跟进和了解系统,系统为了上线又做了大量的客户化开发,后期运维的费用又不足以支撑这些开发导致的继续开发。
10、ERP的失败比ERP的成功更有教益,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IT项目的失败其实很普遍,据分析,信息系统失败的概率是70%。这么多年从事信息化,应该说特别失败的案例没有,但每一个项目其实都很不容易,如果没有必胜的信心和执着的坚持,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有些项目甚至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才坚持下来,最后取得一定效果的。
11、战略不稳定,公司一直分分合合,业务环境尚不明朗,职权分配都不清楚,信息化项目由此艰难。
12、阶段性成果后,甲方该支付乙方的款项应及时支付,对结果的担心可能造成对双方合作关系的直接伤害。
13、综合分析,得出几大类原因:公司战略不明确;上线时机选择不对;业务需求不明确、人员不配合;供应商不配合,能力差;信息化制度、机制不明确。 (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