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通过抓行风建设来带动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创新。
农信社应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把优质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全面贯彻省市联社服务规范,继续开展“优质服务是信用社的生命线”宣传教育活动,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诚信品牌,提高服务水平。优质服务不是开几次现场会,搞几场活动就能做好的事,而是要形成一种优良的机制长期坚持下去。
每个人的头脑中要有服务意识,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农信社服务范围遍及各个乡村角落,点多面广,直接和农户打交道,琐碎事多,难以管理。这就需要员工及时掌握必备的金融法规常识、政策文件精神,做细致耐心的工作,取得农户的理解和配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加强服务来取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要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取得政府的支持,并通过新闻媒体与客户沟通。
在加强业务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和服务理念教育。坚持“手握手的承诺,心贴心的服务”、“ 一切想着顾客,一切为了顾客,一切服务顾客”的服务宗旨,认真贯彻“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信合服务方针,不断提高信合服务质量,规范信合服务行为,提升信合服务水平,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行为语言、仪表仪态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真心实意为客户着想,尽量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对客户的咨询、投诉等不推诿,不拒绝,不搪塞,及时、耐心、准确地给予解答,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和义务,不要把职责当职权,把“该我办”当成“该我管”。我们要把“接待一次顾客,奉献一份爱心”、“ 顾客光临是我们的愿望,顾客满意是我们的期望”的服务宗旨铭刻在脑海里,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要加强制度管理,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遵章守纪、廉洁自律,不吃、拿、卡、要,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用严格的制度、严明的纪律来约束职工的行为语言,不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钱权”,正确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真正做到心为民所想,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贷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农村贷款市场潜力巨大。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农信社的工作重点在农村,服务对象在农村,工作应当围绕中小企业的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开展,要深入农村了解情况,既要为客户及时发放贷款,又要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既要为大客户搞好优质服务,又要满足一般客户的服务需求,还要为孤寡老人、五保老人领取低保金等提供优质服务;既要开拓好农村市场,做到多存一块是一块,又要算好账算清账,做到回收一分是一分。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想方设法优化信用环境,宣传贷存政策,让老百姓用上放心钱、明白钱,把优质服务工作永久地开展下去,“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正把“情为民所系”落到实处。
同时,农信社还应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员工自身能力,发动员工为企业献计献策,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取得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