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追根溯源杜绝贷款操作风险

山东省禹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杨 晶

  贷款操作风险是受客户经理自身素质、业务能力和贷款操作方面不当而形成的风险,是一种人为风险。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大部分不良贷款的形成是由于贷款流程操作环节造成的,如“三查”制度执行不严等。笔者结合自身审计工作实际,以农信社信贷业务中的公司类信贷业务、个人类信贷业务为例,浅谈信贷业务中的主要操作风险点、及杜绝风险的几点建议。

  操作风险四大成因

  第一,信贷队伍建设滞后。一方面,部分农信社客户经理人少业务量偏大,无法满足服务“三农”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客户经理自学不够,在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凭着老经验办事,致使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二,检查监督乏力。在日常信贷审计检查中,一般是以抽查为主,而不是全面检查,未能通过信贷检查来提高信贷业务操作能力。

  第三,制度执行不严。在日常贷款管理中,一些信用社负责人在工作中疏于监督和管理,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第四,信贷违规处罚不力。在信贷专项检查及飞行检查中发现的信贷违规问题,其处罚力度较小,对个别违规客户经理震慑力较弱。

  对症下药杜绝风险

  第一,加强业务学习,提升队伍素质。一是要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可将业务制度学习情况纳入信贷审计检查范围,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二是加强对客户经理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使认真履行职责、防范信贷操作风险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第二,规范审计检查,提高审计监督效果。一是在安排信贷审计检查时要给予充足的时间,提高检查面,达到以检查来辅导业务,以检查来规范操作,以检查来防范风险的目的;二是完善信贷管理系统功能,提高信贷管理系统使用效率,通过提高技术手段,防范信贷人员操作风险,对各类不良行为及时发出预警,对不良客户予以拦截,真正发挥现代科技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完善信贷业务流程,规范操作行为。一是每一笔贷款从发放、管理到收回的各个环节都按规定程序操作,明确岗位和人员,落实责任,确保最大限度地避免贷款的发放、管理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二是加强贷后管理,要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审计、风险等职能部门要加强配合,加强贷款资金流向监控和效益监控。贷后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贷户进行跟踪检查,重点检查贷户是否按约定使用信贷资金,及时掌握风险状况变化情况,确保贷款用途合规、按约使用、按期收回。

  第四,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减少违规操作。对信贷专项检查和飞行检查中发现的信贷违规问题,按省联社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纳入客户经理等级管理进行考核;对屡查屡犯的要从重处理,对情节严重的,要调离信贷岗位,取消客户经理从业资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