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建 全国人大代表
对于渴盼致富的农民来说,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门路。下一步互联网浪潮的标志点就是农村信息化的成功。要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发展,我国应在国家层面,对农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进行统筹长远规划,构建一个为“农民、农村、农业”提供政务、商务、服务“三位一体”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张自立 全国政协委员
农业基础薄弱是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大的障碍,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适当提高对粮食主产区重点防洪除涝抗旱工程的补助标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按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比例进行分配,重点对粮食主产区倾斜。
@王廷江 全国人大代表
农业产业化需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靠企业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依托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自属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标准化种养企业所需农产品的生产,使农业生产区域化发展、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另一方面,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要配套,要在延伸链条上下功夫,要形成有效延伸和配套的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增加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使产品走得出、叫得响。
@刘瑞莲 全国人大代表
推广农业科技,基层农技人才队伍不可或缺。我们要进一步畅通基层农技人才引进渠道,由政府投入财力,借鉴大学生村官的招录管理模式,招录一批对农村有感情、有愿意在农村扎根的大学生和农村青年充实到基层农技人员队伍中去。同时,出台优惠政策,最大限度消除农技人员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李卫华 全国政协委员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要依法引导、支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进行联合与合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扩大组织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张爱国 全国人大代表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引导农民开展多元化的联合和合作生产,推进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农民由兼业化向专业化转变。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和组织运作、利益分配机制,大力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要加大政策、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在项目资金、信贷融资、农业补贴等方面向合作经济组织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