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现状便不难发现,小额农户贷款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农村地区主导的信贷品种,也将助力“三农”经济朝着更加广阔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
小额农户贷款惠及面较广,不仅能够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有效信贷需求,而且,通过信贷资金扶持,还可以起到强化农村青年创业氛围、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等积极作用。
一方面,小额农户贷款是基于农户信用发放的贷款,因此,农户信用越好、信誉愈佳,就越容易获取信贷支持,这对于净化农村信贷环境而言,意义深远。
许多“赖账户”、“钉子户”看到按期归还贷款的农户能够很轻松地从信用社获得贷款,也不得不改变过去对农村信用社认识上的偏差,重新审视自身行为,开始主动归还所欠贷款。可见,小额农户贷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形成了诚实守信的借贷氛围。
另一方面,小额农贷实现了政府、农民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三赢”,并为农村信用社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三农”经济的信贷资金基本上都是靠农村信用社的小额农户贷款支持。在积极发放小额农户贷款的过程中,农村信用社也得到了政府、农民和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获得了较好的声誉,各项业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此外,小额农贷近年来的迅速崛起之势,开始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再度关注起农村金融市场。
近几年来,中国农业银行支农业务的开展和邮政储蓄银行惠农业务的拓展,以及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都开始热衷于对小额农户贷款市场的拓展,让小额农贷由过去的“冷板凳”摇身变成了现如今一个抢手的“香饽饽”。
但众所周知,小额农户贷款无论是在贷前调查、建立农户经济档案环节,还是在贷款审查、审批、发放乃至贷后调查环节,都存在着工作量大、经营成本高的特点,虽然从长远来看收效不错,但也容易被很多金融机构视为“鸡肋”。
因此,要想享有小额农户贷款带来的积极社会效应,前提之一是金融机构要正确认识小额农户贷款的特点,踏踏实实地把小额农户贷款这一工作做实、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