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春天的滋味

胡莹洁

  在老家,春天一定要上山踏青。映山红轰轰烈烈开得漫山遍野,同样漫山都是的还有蕨菜。赏花之余,顺便采摘一些蕨菜,携回一身花香的同时,饭桌上又多一道春天的美味。

  天渐渐暖和,路边光秃了一冬的枝桠上有了一层茸茸的绿意,春天早已来临。前几日,在菜市上看见了荠菜的踪影,以食物感知季节的我,更是觉出了盎然春意。

  “农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灵丹我是没吃过,荠菜却是极易得的野菜。小时候,每当到了这野菜萌发的春季,奶奶和妈妈便会带着我,挎上小竹篮,到离家极近的一处河滩边开始“挖野菜大计”。野菜主要就是荠菜和马兰头两种。奶奶和妈妈先是教我认这两种野菜的样子,然后我便有样学样,拿着工具按图索骥,倒也收获颇丰。回家或是凉拌,或是清炒,总觉得自己亲手挖来的野菜比寻常买来的菜都要香,滋味格外隽永。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跟着妈妈将荠菜称为“地菜”。直到几年后,语文课上学了张洁的《挖荠菜》。被文中描述的荠菜味道深深吸引的我向老妈强烈要求下次带我挖荠菜解解馋,结果老妈以一副好笑的口吻道:“‘荠菜’就是‘地菜’啊,你最爱吃的,不是都挖了好几年了么?”我这才恍然,原来,我早就体验过张洁一直念念不忘的“挖荠菜”了。

  因为这,我对《挖荠菜》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亲切感,乃至后来有一段时间经常阅读张洁的小说和散文,也是因为这一份由野菜带来的亲切感。

  只是,文中的作者之所以去挖荠菜,是因为在那特定的年代,被贫穷和饥饿所迫,只能以此来填饱肚子。而我却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起初,是老妈认为春天的野菜富有营养,所以才会特意采来做菜。然后,我便实实在在被野菜的味道所吸引。可能是因为天生地养,完全浸染了自然的气息,那些野菜各自有着特别的香气。荠菜清香,可拌可炒可做馅。一般荠菜做馅味道更好,可我却最爱妈妈将它清炒后的味道,特别清新,宛如将春天嚼在嘴里。相比之下,马兰头的香气更为馥郁,与香干一起切碎,拌点盐,淋上香油,便是极美味的一道小菜。

  当然,除了这两种野菜,春季里可吃的野菜还有很多,比如蕨菜。在老家,春天一定要上山踏青,映山红轰轰烈烈开得漫山遍野,同样漫山都是的还有蕨菜。赏花之余,顺便采摘一些蕨菜,携回一身花香的同时,饭桌上又多一道春天的美味。蕨菜滋味清雅,最宜与肉搭配,无论是炒肉丝还是炖肉,都别有一番味道在心头。

  其实,从奶奶去世以后,我便没有再挖过野菜了。后来,离开家乡到外地上学,更是与这些野菜“断了联系”。如今,即便是在菜市上寻到了这些“故交”,也感受不出其中的野趣和自然养分;偶尔出外吃饭,循例也会点一盘马兰头拌香干,却吃不出回忆中的那种味道。那是妈妈的味道。蔡澜说,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趁春光正好,不如回家尝妈妈做的野菜去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