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对企业经营的启示是:遇到重大危机事件时,不要闪躲,不要回避,不要向公众隐瞒,而要勇于担当,坦诚面对,直面现实。
100年前的4月10日,满载财富与梦想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两天后大船撞上冰山,仅2小时40分钟便沉没了,1500多人葬身海底。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根据这一真实海难改编的,于1998年春在中国上映,创造了3.6亿元的票房神话。14年后的2012年4月10日,也就是泰坦尼克号起航的100周年纪念日,卡梅隆的这一巨作以3D、IMAX3D的格式在中国内地全面公映,这部电影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但如果从管理角度来看该片,至少有一点值得人们学习:品牌危机管理很重要。
回顾沉船前电影中那紧张的一刻:从发现冰山到船头撞击冰山只经过短短的37秒,这期间的决定是:所有引擎减速!左满舵!三号螺旋桨倒车!“而事后被许多航海专家认为,这是一个最愚蠢的决定。它让冰山把所有右侧撞伤,以至于无法修复。假设所有引擎减速的同时用坚固的船头去撞冰山,这样泰坦尼克只会船头受损,不会下沉。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对企业经营的启示是:遇到重大危机事件时,不要闪躲,不要回避,不要向公众隐瞒,而要勇于担当,坦诚面对,直面现实。
可以说,每一名管理者都痛恨危机,但危机的来临却并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因此要避免危机,首先要明白危机如何形成、危机爆发有什么样的扩散路径、危机爆发之后应该如何管理。
危机事件需要集权管理
集权化的实质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危机管理机构。因为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危机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同时,企业应确保危机管理机构具有高度权威性,并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保持其客观性和公正性。简单地说,就是危机发生的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领导,人们需要的是指示和命令。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在2003年在SARS危机中,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无法及时进行协调统一的行动,使北京失去了应对SARS危机的最佳时刻。针对这一问题,在中央高层的支持下,中央和北京都建立了党政军高度集权的行政协调机制,协调在京国家机关、军队和北京各个系统的行政和卫生单位,集中配置防治SARS的人力资源、财政资源和医疗物资,才使得SARS防治走出各自为政的困境,成功控制了局面。
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从某种意义上讲,危机战略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能获得的信息是否充分,而危机战略能否被正确执行则受制于企业内部是否有一个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如果信息传达渠道不畅通,执行部门很可能会曲解上面的意图,进而作出与危机战略背道而驰的行为。
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充分理解其工作职责与责任,并保证相关信息能够传递给适当的工作人员,从而使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行。企业内部信息的顺畅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信息系统是否完善。因此,企业应加强危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任何理由瞒报、迟报,甚至不报的行为都是致命的。可口可乐在危机发生后几小时内就可以联络到总裁,不管他正在进行高级谈判,还是在加勒比海度假,这是可口可乐严密高效的组织协作的体现。
危机管理必须成体系
多年的咨询顾问与管理实践经历,使笔者目睹了很多企业触雷崩溃乃至重伤的事件,如几年前三株的中毒事件、秦池的勾兑风波、冠生园的陈馅灾难;近期的如雀巢的3+奶粉碘超标、光明的过期奶事件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暴露了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远没有达到像海尔提倡的“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敏感意识。潜在危机一旦处理不慎,就会全盘皆输,甚至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企业需要将危机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战略当中去,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危机体系,未雨绸缪运筹帷幄,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需要。
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不同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系,如信息系统、沟通系统、决策系统、指挥系统、后勤保障系统、财物支持系统等。因而,企业危机管理的有效与否,除了取决于危机管理体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是否健全和有效运作。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失灵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危机管理体系的失效。如果一个公司的总裁是在吃早餐时看新闻知道危机来临的话,可能丰盛的午餐已经痛苦地丢失了。同样,没有强有力的财力支持,强生能够投入上亿美元来回收药品,战胜“泰诺”中毒危机吗?
危机管理与盈利模式有关
危机事件看似是道德问题,实质是盈利模式问题。模式不对,烦恼常在,与私德无关。盈利模式有三种:好公司用造福能力挣钱;绑匪用伤害能力挣钱;危机重灾区用重构利益格局的能力挣钱。在这种模式中,君子也难免恶名。所以,做对事比做好人更重要。
互联网时代更讲究“慎独”
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进入“筛网模式”,每个人都被筛网包围。结果是:任何比筛眼大的信息都传不出去,用传播量来堆积传播效果的做法终结了;没有黑幕和灰箱,你在被随时窥伺。怎么办?问公关公司不如问孔夫子,他会告诉你两个字:“慎独”。
面对危机的冲击,必须正确判断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多管齐下,有效化解,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更要看到,在危机冲击中,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我们辩证对待“危”与“机”,学会在危中求机,努力转危为机,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风险和危机,该发生时必然发生,只不过有时我们可以控制某些危机,使危机不幸发生时,遭受的损失不至于达到致命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