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经济金融发展前沿的基层金融系统的员工,由于工作性质、特点和环境的特殊性,常常面临着难以避免心理问题。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实现员工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笔者认为,县级农信联社应将培养员工健康心态作为发展企业的最有效抓手,从三个方面入手,缓解员工工作压力,培育员工健康心态。
加强培训活动
培养健康心态
第一,培训形式力求“活”。
针对培训工作的特殊性,除组织集中授课外,还灵活运用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一是现身说法,采取“一帮一”方式,指定业务骨干将成功的经验介绍给新入社的员工,增强新入社员工自信心;二是送教上门,统一组织专业部门业务骨干到基层信用社上门授课、进行业务指导;三是创造条件,联社不定时地给员工提供专业教材、课件和学习光盘,促使员工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缓解工作压力,获得精神新动力;四是网络学习,利用网络对员工进行金融产品、市场营销等系统培训。
第二,培训内容力求“实”。
农信社应积极贯彻各级政府、银监局下达的各项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制度式培训”;针对平时工作紧、任务重的现状,在培训取材方面尽量选取内容新、重点突出、接受能力强的知识最为培训重点,进行“理解式培训”;推行分岗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要注重丰富培训内容,让员工明白道理,明确责任,明辨是非,明鉴压力,进而达到“明知有压力,却向压力要动力”的自觉行为。
重视人文关怀
渗透健康意识
第一,积极开展人文关怀活动,入社暖民心。尊重人是人文关怀的关键。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关心人,是一种情的凝聚、义的感召,是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氛围的关键。因此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真诚的人文关怀,当职工有事相求时竭力相助,当职工有困难时鼎力相帮,当职工取得成绩时道一声祝贺,当职工缺少自信时给予鼓励,从而使职工产生一种被人关心的满足和愉悦感,焕发出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
第二,深入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利社利民。农村信用社应鼓励员工积极建言献策,对提出好的建议、好的意见的员工进行奖励,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程度;借鉴国际礼仪的“三A”原则(Accept 、Appreciate 、Admire,它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在与其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要努力地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同对方),开展“提优点、扬长处”活动,树立员工自信心、宽容心、包容心和上进心;同时,设立理事长接待日、公开理事长QQ号、电子邮箱,广开言路,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施于民。
第三,有效建立关怀激励机制,促和谐发展。“和谐”在企业,主要体现在尊重员工主体地位、保障员工民主权利上。为此需要建立完善关怀激励机制:
领导干部到一线,倾听群众诉求,百名党员到一线,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设立员工健康奖,对积极参加锻炼,一年内健康无病痛、出满勤员工给与健康奖;为加班加点工作人员增发加班费,坚守岗位的职工筹备年夜饭;提高员工待遇,使之有奔头、有干劲;推行标兵奖,开展“服务之星”评比、岗位能手评比、业务技能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各岗位能手、服务标兵、获得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各类竞赛突出者、评比中获奖者给予重奖,充分激发其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重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气氛
企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建设,而企业的文化建设更离不开企业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体现,在促进员工对企业的感情、改善人文关系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健康的文体活动是缓解员工心理压力的润滑剂,对于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温暖的企业氛围和员工健康心态起到了强烈的推动作用。
农村信用社在不断提高员工物质待遇的同时,更加注重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不惜成本,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体现。创建企业员工图书室、购置文化书籍,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创建党员活动室,组织在岗员工与退休员工开展民主生活会等党员活动,凝聚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与号召力;积极组建文体活动队,先后投资建立了乒乓球活动室、羽毛球场地。
联社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应亲自带队参加此类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更能让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员工的才能得以展示,自信心得以树立,情操得以陶冶,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企业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