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资讯


  联合利华在华投资加速 

  本报讯  在重返中国26年的发展“热身”后,在华实现年销售额140亿元(包括港台)的联合利华,在华投资发展开始提速。

  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透露,除了合肥工厂,联合利华还将在华北、华南、西部各设一个工厂,希望到2020年共形成600多亿元产能。除去出口部分,其计划在中国内地实现500亿元的销售额,也就是说平均每年需要15%的增长。

  10年保持“耐力”长跑计划将通过三种方式实现,联合利华北亚区总裁乔安路表示,主要将依靠现有品类的增长,同时也会有计划地引入其他的品类品牌,另外还会持续关注兼并收购计划。目前联合利华全球400个品牌中,中国仅引入了16个品牌,原因之一是在中国引入新品牌的成本较高。

  不只是联合利华,宝洁、资生堂、欧莱雅、花王等诸多国际日化巨头都表达了要继续在华投资的计划,比如宝洁就宣布未来5年投入超10亿美元。

  与宝洁、欧莱雅等日化品牌虽然看好发展中国家市场,但还是以欧美为主流市场不同,联合利华的主要发展策略之一便是注重发展中国家。乔安路表示,该公司50%的销售额来自发展中国家,而在中国投资的品牌和人才的费用是其在全球平均投资费用的一倍。 (刘琼)

  

  上市体育品牌利润集体下滑

  本报讯  日前,国内各运动品牌上市公司相继公布了2011年财报,本土“一哥”李宁净利骤降65.2%,与之价格肉搏的中国动向亦伤及自身,报告期内净利大降93%。安踏、特步、361度等公司增速放缓,去年净利增幅分别为11.5%、18.8%、16.8%。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所有体育用品公司的库存同比上升25.7%~81.8%。

  “上市公司只需要交付产品给分销商确认销售,然后分销商将库存转移至次级分销商。这种模式,资本开支负担低,也不需要为新店开张而招募销售人员。”一行业研究员分析,“这些品牌公司在准备香港上市前,有意通过延长分销商的信贷期和增加销售回赠奖励提高销售。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后,其又有足够的现金支持,给予分销商长的信贷期并补贴他们快速扩张网络,零售库存由此积压”。(吴文治)

  

  欧莱雅收购Cadum

  本报讯  近日,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宣布完成对法国著名婴儿用品制造商Cadum100%的收购。此前,该品牌主要由Milestone资本基金持股。

  欧莱雅表示,Cadum收购后将加入欧莱雅法国公司的大众化妆品部。该部门目前由巴黎欧莱雅、卡尼尔-Gemey-美宝莲纽约以及LaScad三个业务部门组成。

  据悉,这些品牌的产品通过大众零售渠道进行销售。

  据悉,2011年,Cadum实现销售总额5800万欧元。其中4900万欧元来自法国市场,这主要归功于Cadum品牌的贡献。

  (张建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