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人民大多热情活泼、充满活力,懂得生活之道。泰国谚语云:生命的价值在于使用生命。将有限的生命活出精彩,应该是对生活的真正领悟吧。
趁着5·1三天小长假,请了年假带着老妈随团去新马泰旅游。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记者,平日里最需要的便是走南闯北、积累见闻。此次出行,能见识到他国的民俗风情,自是不会放过任何观美景、品美食的机会。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虽然三个国家均是东南亚国家,且离得很近,但风俗民风却大相径庭。三者最大的共同点是拥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西方文化在其中可以高度融合。
旅途中感受颇深的当属文化差异。三个国家的导游各具特色,不同程度上代表了三国国民的性格特征。
我们的泰国导游的祖籍是我国云南省,但他长得皮肤黝黑、个子不高,很像泰国当地人。为了缓解游客的疲劳,一路上,他会不时地讲几个冷笑话助兴。例如:初次见面,他问:“这里有没有姓王或姓古的先生?”众人不解。他一本正经地解释道:“P在泰语中是先生的意思,我姓李,大家以后可以叫我‘P李’。姓王或者姓古的先生就很不幸了……”简单的开场白,娱乐了大家,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随后,P李又介绍了泰国的民俗习惯。说到泰国传统舞蹈,他调侃道:“泰国人的舞蹈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挣3块,花5块’。”只见他每只手竖起3根指头划到胸前,又伸出5根指头推出去,不断给我们比划着。“中国的京剧手势刚好相反,属于挣5块,花1块。”P李说完,又开始演示,逗得众人哈哈大笑。从乐观开朗的P李身上,我们看到了泰国人民热爱生活、天生乐天的性格特色。
新加坡的导游巨小姐讲话慢条斯理,气质端庄贤淑,从其介绍新加坡的言辞中,不难发现其良好的教育背景。她告诉我们,新加坡的教学质量很高,中学生在4年中学教育结束后参加的考试成绩,被英联邦各个国家所承认和接受。新加坡的法制教育也是从小学开始,正是因为实行全面的教育体系,新加坡国民的整体素质在世界上有口皆碑。在巨导游的讲解中,新加坡的轮廓在我们心中逐渐清晰。
在马来西亚的行程只有短短3天,但导游总是“慢慢来”的样子,让我们记忆尤其深刻。同样是华人后代的导游汪先生,中文说得要比P李顺溜得多。他自我解释说,由于华人大批来马来岛的历史可追溯到郑和下西洋时期,因而当地华人的人口仅次于马来人,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他们都一一保留。比如:学中文从娃娃抓起,小学就开始教授中文,一直到大学毕业;中国的传统节日,他们也会照过。听汪导游讲,早期华人来到马来西亚纯属为了讨生活,当时的生存条件异常艰辛,但靠着不懈的坚持与持久的韧性,换来了如今掌握着当地80%经济命脉的华人在异乡的扬眉吐气。导游告诉我们,由于受马来人的影响,他们变得更为乐观豁达,也不像祖辈那样一生奔波操劳,这也是华人与马来人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
短短几天时间,不可能对一个国家达到了解的程度,只能通过导游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见闻来感受。也许受到气候炎热的影响,东南亚人民大多热情活泼、充满活力,懂得生活之道。泰国谚语云:生命的价值在于使用生命。将有限的生命活出精彩,应该是对生活的真正领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