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信社开展“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教育活动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党员干部应常怀忧患之心、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始终做到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政治坚定。
强化忧患之心,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当前,在多元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激荡、复杂和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只有居安思危,充分认清农信社所面临较大的经营和风险防控的挑战和压力,才能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自觉拒腐防变,从而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是非鉴别力。居“危”忧患易,居“安”忧患难。作为农信社党员干部,学“双先”精神,就是要常怀忧党之心、忧国之心、忧事业之心,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弘扬“爱国爱行、责任担当、甘于奉献、勇创一流的”双先精神。
强化感恩之心,才能始终保持精神振奋。精神懈怠的危险是最大的危险。少数农信社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名利得失、进退走留,稍有不如意,便怨天忧人,滋生“撞钟”思想,得过且过。农信社党员干部都应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静下心来,回顾一下自己从入行、入党、提干,发展到现在的经历,每前进一步,每取得一点成绩,固然有个人的努力,但更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培养。作为农信社党员干部,要把感恩之心转化为履职尽责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寝食不安”的责任感;自觉珍惜岗位和组织的信任,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诱惑面前不动心,始终保持进取之志,奋发有为地干事业、谋发展。此外,不断提升服务“三农”水平,保持业务经营持续、稳健发展,不懈怠,不折腾,不冒进,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强化敬畏之心,才能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敬畏之心,凸显一种信念和境界,折射一名农信社党员干部履职用权心态。敬畏法纪规章也是农信社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本色。纪律制度是带电的“高压线”,任何时候任何人都碰不得,越是离诱惑近、距“红线”短,越要心存畏惧,慎独慎微。时时处处从党性原则出发,挡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自觉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员工、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