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剧中,习武之人若能打通“任督二脉”,自身功力便可得到质的提升,在武林中亦可难逢对手。现实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若能够破除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打通“任督二脉”,对于发展将大有益处。联想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亦是如此。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农信社如何推陈出新,更好地撑起服务“三农”的大旗,打通自身“任督二脉”,值得我们深钻细研。
求“通”应先找准“不通”。从内部因素来看,制约农信社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机制与体制不畅、品牌金融业务不强、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与商业银行存在一定差距等;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有:农村金融市场不良竞争加剧、政策性歧视、农村金融环境令人堪忧等。农信社在找准“不通”后,应“对症下药”,尽快打通内、外因素这“二脉”。
内因需要“内服”。一是以改革为契机,改出活力,改出动力。按照“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目标,以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与激励约束相结合的法人治理体系。二是积极调整经营思路,转变发展模式,着力实现规模扩张。要集中优势力量,形成合力,大力发展品牌金融业务。要认真研究、落实信贷经营区域化、专业化、精细化等各项措施,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和中小农户贷款,积极调整客户市场结构和整体布局。要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和引导全员参与抓存款、全业务过程抓存款、全时段抓存款,有效推动存款结构优化与规模扩张。在追求规模增长、业绩提升的同时,着力于不良贷款控新降旧工作。始终把贷款质量放在首位,严防经营风险,促进资产质量的改善与提升。三是完善内控管理。将“全员合规、全程合规、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植入人心。通过强化违规责任追究,严惩违规违纪行为,建立敢抓敢管的惩处机制,营造案件良好防控氛围。四是将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强化职工队伍建设。注重员工的深化教育和一线员工年轻化建设,从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符合现代金融需求、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具有依法合规经营意识的战斗集体。五是多措并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员工管理、绩效分配上进一步细化、量化,提高考核的客观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激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缩小与商业银行间的差距。
外因需要“外敷”。一是以塑造形象为中心,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老百姓“信得过”的金融机构。通过网点建设,统一形象、统一设计,满足农民朋友的“视觉”冲击,打造标准化、现代化的金融机构。同时,围绕着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农信进万家和农信村村通的主题,塑造农村商业银行的对外形象,使城乡居民能够认知、认同乃至主动选择农村商业银行。二是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以竞争为导向,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政府部门应鼓励和支持业务定位为农户和农业生产服务的金融机构,加强对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银行的监管,严厉打击恶意竞争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秩序。打破政策壁垒,促进金融业公平竞争,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尽快建立、完善覆盖所有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征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准确记录各类客户的经济状况、收入来源、违约责任等重要数据,改善农村信用缺失和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切实防范信用风险。司法部门应加大打击恶意拖欠和逃废债行为,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安全,从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