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经营是现代银行必须遵循的基本前提,有利于自身的良性发展、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构建和谐的金融秩序。抓好合规经营工作,对于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至关重要。
合规经营
方能持续发展
首先,合规经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发展必须建立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之上。具有良好合规文化必然具有持续竞争力,合规与农村信用社的成本控制、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具有密切关系,有效地规范管理,能将风险消除于无形之中。作为金融企业,不合规经营即使取得了业务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在建设现代银行的进程中,要充分处理好合规和发展的关系,要认识到合规经营并不是抑制发展,而是要在合规守法的大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合规经营是降低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障。合规能创造价值。一方面,良好规范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业务和管理流程的整合和优化,通过修订、完善内部制度,加上较强的执行能力,从而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合规可以争取必要的话语权,可以积极争取有利于信用社发展和业务创新的政策环境。此外,良好的合规文化还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品牌价值,增加农村信用社无形资产,吸引更多的客户。
再其次,合规经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败。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正步入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健全内控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加快业务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合规手段,可以优化各项经营指标,从而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实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目标。
防控风险
推进健康发展
第一,高管带头合规,作员工行为的典范。高层的合规经营意识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合规建设的成败。因此,合规要从高管做起,使之成为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否则,造成的后果是“上行下效”,这样就势必导致“员工违规信用社高管不制止,高管做违规的事员工不抵制”的后果。
第二,加强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十案九违规”,坚持对职工进行合规教育十分必要。首先,要强化员工思想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形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其次,加强员工的自我学习。在工作中,有部分人员是因为不懂流程而导致违规的,他们往往用信任、习惯、人情代替制度。要组织员工加强学习,使每名员工熟练掌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增强依法办事、按章操作的自觉性,夯实制度执行的基础。
第三,互相监督,及时发现不良苗头。一是领导和相关部门要经常与员工谈心和交流。不仅要了解员工在单位上的思想和工作表现,还要掌握其家庭和社会交往情况;不仅要管八小时以内,也要监督八小时以外的行踪,发现不良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调离重要岗位,落实帮教责任。二是单位要与家属取得有效沟通,增近员工家属与单位的距离,取得员工家属的配合,协助单位做好员工工作时间以外的行为监督工作。三是科学管理,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员工高管异常行为排查制度》、《员工高管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员工工作情况告知家属制度》、《举报监督激励机制》,若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违规违纪行为果断进行处理。
第四,狠抓流程建设,强化检查督导。一要建立合规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合规责任,使责任与权限对等、与内控要求一致、与奖惩挂钩,确保合规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二要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要一抓到底、处理到位,增强制度的威慑力。三要增加违规成本,让存有违规思想的人“望而生畏”。加强违规监管力度,强化合规建设奖惩制度,要定期对合规工作的真实性、规范性、有效性进行考核,将合规与每位员工的绩效考评有机结合。四要严格执行问责制。明晰岗位职责和处罚办法,使员工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对导致风险或案件发生的责任人员和未尽责的检查人员,要按照规定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