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淄博办事处 马立军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科学规划农村金融服务改革步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对农村信用社来讲,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具有重大的意义。

  要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到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依靠其网点多和人员多的优势,不断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加大支农服务力度,市场份额不断攀升,社会影响逐步扩大,支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新形势对农村金融服务产生了较高的要求,相比之下,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依然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如金融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手段相对落后、农村储蓄资金大量外流等。因此必须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不可动摇的。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农村金融服务一个重要任务,仍然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支农惠农作为加强农村金融的出发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紧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行合理布局,提高对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扩大对农村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扩展多种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缓解农民抵押难、贷款难等问题,合理简化农民贷款手续,为农民提供贴身的金融服务。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科学规划农村金融服务改革步伐。

  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表明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全面性、运行机制的协调性与时间上的可持续性,使各项工作有生命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目前农村金融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金融机构作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基础渠道之一,其农村业务的发展滞后与服务不足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既是金融机构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自身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农村信用社要坚持服务“三农”的自身定位不动摇,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落实支农服务承诺。

  以“统筹兼顾”作为推进农村金融的根本方法。

  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表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路径。要求我们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相互统一。业务增长要与效益提高相同步,在服从经营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业务增长速度。以效益为前提完善经营目标责任制,重点考核利润增长率、催收贷款率、负债成本率、资产收益率。

  经营管理均衡发展。农村信用社在强化经营的同时,要强化管理,做到经营和管理均衡发展。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均衡原则。

  资产负债联合管理。根据市场营销的要求,对资产组合与负债组合进行对应控制,以实现资产负债的总体优化配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