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按照银监会提出的“三大工程”要求,积极探索并实行“三大战略”转型。
围绕目标市场,实施业务转型。重点要促进信贷结构和负债结构的优化,提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一要坚持支农支小不动摇,优化信贷结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重点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各环节的信贷投入;重点扶持农民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创业,特别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二要坚持突出拓展重点,优化负债结构。有效拓展储蓄存款,为推进城乡融合的规模化资金需求提供保障。三要坚持做深农村金融市场,做大存贷规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的放矢地强化业务拓展。
围绕“三农”需求,实施组织转型。重点要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服务模式,提高对“三农”的服务效率。一要推进组织机构重组。突出加强行社总部建设,科学部门设置;以培育中心镇为重点,根据经济实力和发展趋势合理调整网点布局。二要提升金融服务点的服务能力。要在扩大便民服务中心面的基础上,向提升质量转变,进一步丰富服务项目。三要推进网点转型。在城区和中心镇建设一批精品网点,丰富网点的多元化功能,使农村地区享受到与城市相同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四要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充分发挥“方便灵活”的优势,简化手续,承诺办理时限,更好更快地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
围绕内涵发展,实施机制转型。重点对自身的经营机制进行重新定位,走特色经营之道。一要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按照“政府牵头、农信主导、部门联动、农户参与”的总体原则,进一步创新高度、扩大广度和拓展深度,加强农村信用工程品牌建设。二要虚实网点互补。真正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办成农民家门口的银行,提高农村金融依存度。三要突出产品定做特色,创新信贷服务品种。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