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即企业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企业能否繁荣持久的一个关键因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核心价值观都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统帅”,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信用社日益重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创建和培育,对于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信用社先天优势不足、历史包袱沉重,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底子薄、基础差,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如何摆脱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农村信用社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第一,着力培育新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无形力量,是企业在市场抢夺战中逐步形成的坚定信念、崇高目标。农村信用社应适应新形势,培育信合人的新精神,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培养员工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精神,把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全体员工的理想追求、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使全体员工都树立起与信合事业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信念。
第二,着力塑造新形象。良好的农村信用社形象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更有利于占领客户的心理市场。农村信用社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摆脱长期以来在顾客心中的“土八路”形象,以现代金融企业的风貌展现给世人。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在内增员工综合素质、外争社会知名度上下功夫,这就需要向社会公众展示农村信用社的个性特征:包括高管群体、员工队伍的优良道德操守、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快捷优质的服务、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经营业绩的日益提高和法人良好信誉等。
第三,着力打造新品牌。品牌就是信誉、形象以及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在业务创新上拓宽视野,既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又突出自身的鲜明特色,用更多更好更受顾客欢迎的、适宜农村地区“土壤”的金融产品为“三农”服务。创新公司化业务,巩固发展一批稳定的优质信贷客户;创新个人业务,进一步推行农户小额贷款,提高农户贷款的比例、额度和市场份额;创新中间业务,加大机构网点、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开发与利用,在获取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增加与客户的接触,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要紧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大力推进“绿色支农超市”建设。
第四,着力培养新人才。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之核心。农村信用社必须摆脱人才匮乏的困境,尽快出台有自身特色的人才选拔机制,彻底打破“铁饭碗”和“终身制”。首先,要加强农村信用社基层班子建设,尤其是选好配强农村信用社“一把手”,建立政治强、作风硬、素质高的信用社班子。其次,全面推行公开竞聘、岗位交流等制度,切实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创造“能位相宜”的人才使用环境,打造一个公平使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