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

湖南省常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黄敦福

  考试是对学业的验收,是在同等条件下比学识、比技能,赛本领、赛能力,以此鉴定学员优劣。无论笔试或面试,无论闭卷或开卷,考试总要附加限制性规则,“限时”尤为独特。我们应该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定时完成。

  长期以来,因为没有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以致常常有人加班加点,没有星期六,没有星期天,星期一至星期五也是每到夜晚,部门科室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单位俨然“夜市”。如此“累死累活”,单位绩效却在滑坡。水费增加、电费增加、电子设备维修费增加、办公用品损耗增加、单位经营成本增加等等不在话下,最最可恼的是重大商机贻误,跑了客户、丢了市场。认真算一算,这一个月又少赚三五百万,加班的“杰作”不过如此。众所周知,考试时间一到就要收卷,这是公认定律,为什么不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来完成?

  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加快工作节奏,促工作紧张有序,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是企业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不能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来完成是一种弊端。主要成因及治理方略,笔者以为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专业工作“基础课”没有学习好,“基本功”没有练习好。工作人员对知识经济走势,没有认清;对政策信息变异,不能正确分析;对行业市场发展动态趋势,把握不准,工作科技含量成分低;对“不学习就会落后,落后就会被淘汰”的认识不到位;对“学新知新创新用新”的必要性和紧要性,认知模糊;对单位组织的专业培训学习漠然视之,淡然处之,在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在学问上钻研精神不强,工夫不够。为工作而学习贵在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温故知新、厚积薄发。“十年寒窗一场考”是如此,每项工作亦不例外。只要在“学而知之”的基础上“工多艺熟”,才能潜移默化,学以致用,用学所长,事半功倍。二是工作节奏没有加强,工作时间观念淡薄,工作没有紧迫感,不能进入紧张状态。“时不我待,稍纵即逝,机不再来”的意识肤浅,凡事没有危机感、紧急感,总是期望明天再来。于是,一分钟能做好的事,拖延到五分钟甚至十分钟完毕,没有“工作就是考试”的概念,工作节奏缓慢,犹同老牛推磨。长此日复一日、事复一事,就形成工作不按时完成的习惯。三是工作作风不实。上课的时候有人讲小话,但考试的时候一般没有,因为考生都在争分抢秒。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就是没有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不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来完成实质上就是工作作风不踏实。有的职能部门“衙门”作风有之,有的干部“官架子”习气有之,办事“放一放、等一等”现象有之,工作任务观念不强,履职作为不够。待工作不能再“放”再“等”的时候,来它个“挑灯夜战”,来它个加班加点,管他什么资源多耗,商机闪失。如果工作作风严实,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来完成,怎么会出现“临阵磨枪”而在黑夜里“乱舞”呢?怎么会“跑了客户,丢了市场” 呢?

  很怀念曾经有许多银行营业柜台推出“限时服务”。要求临柜营业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办妥每笔金融业务,以防客户久等而走人。其实,那是真正意义上要求工作人员“把工作当成一场考试”,是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要求全党同志的三个“必须牢记”之一。因此,窃以为,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能和效益水平,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灶门口转烂一双鞋”,单项工作重复返工、翻工,加班加点越多,劳动生产率则越低,生产力则越弱。我们应树立“要奖金不要加班费”的思想,在上班期间学会分秒必争,珍惜并划算时间工作,学会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学会“戴着镣铐舞蹈”,开展“满负荷”工作。少空谈、不闲谈、多实干,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完成,还用加班加点吗?总是加班加点乃懒惰使然,是玩忽职守或窝工的表现,是一种弊病,当治。只有把每项工作当成一场考试,在既定时间完成,或用更快的速度把事情办得更好,才能“创先争优”,推动每项工作在先进中前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