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职工休假”常态化

□ 湖北竹山农村商业银行 胡 奎

 

    笔者今年参与了一起基层支行职工因休假问题投诉的调查处理,缘起为单位营业人员不足,女职工哺乳期请假遭拒,网上发帖投诉至“市长热线”。

  无独有偶。去年在某行机关,尽管年休假的文件摆在那里,且明文规定了职工工作“1-10年可享受年休假5天,10-20年可享受年休假10天,20年以上可享受年休假15天”。可是基层支行执行起来却很难推行到位。

  其实,正常请年休假却屡遭“诟病”,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临柜营业人员的确不足,某个岗位休假就可能造成营业“停摆”;二是职工“休假”少有先例,常态化的是“请假”;三是支行负责人休假安排不到位,或根本没有安排。或许不准予职工休假的支行各有苦衷,但休假做为职工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工作与生活影响的重要性却不言而喻。上升到国家层面,GD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而近期在国际社会出现的标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则是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谈到选人用人问题时说,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干部考核不再以GDP论英雄,经济增长不再刻意去保“8”,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6%,已是例证。

  同样,农商银行的发展,也应从重“量”的增长转变为重“质”的提升,把一味地靠“压任务”、“逼数字”、层层加水分的急功近利式发展,改为建立关心爱护职工的人性化企业文化来激励全员潜能、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和主人翁意识的可持续发展。可喜的是,已有部分金融有识之士提出“不刻意出经验、出典型,扎扎实实抓效益,实实在在做事情。”“提倡建立以家为主题的企业文化,让全体员工快乐生活,愉悦工作。”让员工能享受正常的休假,通过休假适当释放工作压力,既是“快乐生活、愉悦工作”提升员工幸福感的最起码诉求,也是劳动法规定的职工权益。

  当然,农商行改制挂牌后许多管理模式与理念正在调整转变之中,特别是基层支行员工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青年员工正逐步成为农商行的中坚力量。部分支行青年员工较少,遇请休假时,年龄偏大的外勤人员由于计算机等业务技能差,不能胜任营业柜员工作,这些现实困难的存在,不能把休假执行不到位的责任全推到基层支行管理者的头上。近几年,各县级农商银行每年都定向招录大学生青年员工,相信随着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农商银行的队伍定会逐步壮大,基层支行人员不足的困难也一定会得到解决。

  因此,农商银行各级负责人应充分尊重员工休假诉求,克服困难,科学合理安排员工正常休假,真正使休假常态化,让职工工作有奔头,生活有盼头,发展有希望。另外,“要得公道,打个颠倒”,各岗位员工也应站在管理方角度换位思考,如遇单位人手紧、正值年关春节、“春天行动”、“百日攻坚”等重要业务活动“黄金”时期或节点上,提出休假是显然不合适的。我们的休假等福利是建立在单位正常发展基础之上的,如果每个员工都斤斤计较,因休假影响业务正常开展,造成客户流失,那么这个单位的生存发展就一定不会长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每个员工的带薪休假福利还能持久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