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自上而下 引领合作社共创大发展
——河北灵寿县社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
□ 本报记者 闫雪静

    据统计,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8万家,入社农户1063万户,分别占全社会的11%和24%。合作社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也遇到了“烦恼”:单个合作社经营规模、服务能力、品牌经营、带动农户能力逐渐难以满足日新月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于是,很多供销合作社尝试着领办联合社,帮助合作社提质增效,让合作社真正实现“合而能作”并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河北省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就在这个方面作了尝试并取得明显成效。

    投石问路:找准合作社联合发展突破口

    灵寿县地处石家庄西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截至2012年底,该县已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82个。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组织和指导,多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分散,管理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一个较强联合组织为依靠。

    2009年以来,灵寿县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大胆创新实践,走了两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新路子:一是同地区合作社联合组建同域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即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一是同行业合作社联合组建同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青同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该县最早创建的同域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之一。近年来,青同镇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场产生的粪便、污水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灵寿县社搭建起青同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探索出社员以土地入股、合作经营管理的模式,社员以土地、农业生产装备及现金等形式入股,入股土地实行年保底金和盈余二次分红。截至目前,该镇联合社已吸纳土地入股户253户,土地流转面积1120亩;联合社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有社员446名,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占股20%;农业龙头企业6个,占股50%;部分能人、农技站等占股20%;县供销合作社占股10%。该联合社还利用流转土地进行连片开发,实现规模经营,建成了“幸福小镇”农业庄园,形成了“养殖—能源—肥料—种植—加工”五大产业相结合的互补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灵寿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该县同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的一个典型。2011年9月,在灵寿县社的领导下,灵寿县冀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信诚、丰汇等7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灵寿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吸纳社员275个,涉及8个乡镇、60多个行政村,带动种植户6000余户。联合社把分散的食用菌资源和各成员优势整合在一起,形成联合发展平台,实行民主管理、统分结合的经营方式。

    点石成金:努力成为联合社的带动力量

    2012年,灵寿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应运而生,标志着河北省首家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

    灵寿县农合联是经县政府批准,县供销合作社牵头,联合全县15个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两个行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及部分知名专业合作社自愿组建,集种植、养殖及综合服务为一体,并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其成立标志着县、乡、村三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体系的雏形基本形成,并展现出独到优势。横向层面实现了规模效应,将原来相同或相近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合作经济组织联合起来,整合资源,解决单个合作社、联合社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和解决不好的问题;纵向层面完善了产业链条,将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进行整合、衔接,实现“单一化”向“多元化”经营转变,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目前,该农合联现已发展成员社258个,辐射全县15个乡镇、20个行政村,带动农户4万余户,助农增收9000万元。先后帮助农民注册了“山丹丹”牌柴鸡蛋、“灵洁”牌金针菇、“仙凤园”牌红薯、“红霞”牌红薯淀粉,并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

    可以说,灵寿县社探索出的农合联发展道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