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农业电子商务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农产品产业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业电子商务能够改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现状、加速农业信息流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高效地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能解决农业产供销管理中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削减农产品流通环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生产者能直接和消费者进行交流,迅速地了解市场信息自主地进行交易,对传统中介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另外,可以通过电子商务选择和保留附加值高的流通环节,合并或去除附加值低的渠道。
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农产品从农户到达消费者手中一般经过4至6个环节,包括农民—收购商—产地批发市场—运输—销地批发市场—配送至超市、菜市场或农贸市场。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成本将增加5%至10%。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生产者能直接、迅速、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适量的农产品,避免因过剩而导致超额的运输、储藏、加工及损耗成本等。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建立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网上交易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组织化,一方面可以使交易双方处于信息对等的地位,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利益损失,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新的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方式,让供求双方最大可能地直接进行交易,可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健全市场价格机制。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的主导因素。通过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能相互连通,形成全国性的农产品流通大市场。另外,农产品虚拟市场可以容纳大量的交易者,实现交易的集约化和市场的规模化。再者,电子商务的自动化也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和人为干预,让每个交易者都享有平等的信息获取和交易机会,保证了市场高度的透明性和公平性。
有专家称,电子商务可以打破农业信息闭塞和市场割据的局面,构建规模大、信息流畅、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建立反应灵敏、健全有效的公平价格形成机制。农业电子商务是一种潮流所趋,不管是政策的鼓励,市场的需求,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能够帮助农产品企业抵御供需矛盾带来的市场风险,对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还具有极大的价值和作用。
(张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