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流通新格局 缓解蔬菜“买贵卖难”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提出推进“菜篮子”市场化的进程以来,农业、商务等主管部门积极指导和支持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1995年,公布了全国23家首批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1996年,开始启动“菜篮子”工程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07年,推出了扶持农产品流通的“双百工程”政策。2012年起,启动9家国家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加快推动形成与主产区专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产地市场布局。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300多家,其中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超过1600家,通过批发市场交易的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数量占全国商品总量的70%左右。随着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进步,“菜篮子”产品现代流通格局基本形成,推动市民“买菜贵”、农民“卖菜难”问题的解决。在批发市场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其他流通业态也快速健康发展。武汉市近年来每年安排1000多万元支持蔬菜直通车、社区蔬菜便民店、“电子菜箱”等农产品流通新业态。人们看到,去年12月10日上午8点半,停在武汉江岸区解放公园3号门对面的空地上带有“蔬菜直通车”字样的厢式小货车前,买菜的人已经排起长队。当日,有30多种蔬菜及豆制品、鸡蛋供应。人们从立在车旁的“商品价格对比公示表”上看到,直通车所售蔬菜价格低于市场均价20%~46%。承担直通车项目的湖北老农民高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俊说,直通车蔬菜全部来自公司的基地,流通环节少,而且市里还无偿提供销售场所,补贴车辆购置费用,这些都支持了蔬菜的平价销售。

    为引导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相衔接,农业、商务系统加强了“菜篮子”产品生产及市场动态监测,健全经济信息发布日历制度,推动搭建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支持主产区开拓销区市场,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培育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一批品牌展会。全国供销合作社等系统大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目前已有600多万个经纪人长年活跃在流通领域,成为经销“菜篮子”产品的生力军。海南支持组建各类型的农产品运销社团组织,例如拥有386个会员、覆盖全县各村镇的澄迈果菜运销协会,年运销瓜果菜30多万吨,占全县瓜果菜生产总量的70%以上。

    为提高流通效率,国家还出台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目前,享受“绿色通道”优惠政策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共包括新鲜蔬菜等5个大类、24个分类、146个具体品种或类别,近3年累计免收车辆通行费500亿元。

    作为农产品中对气候条件影响最为敏感而自然保质性最差的蔬菜,受气候和市场变化影响最为剧烈。为应对“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异常波动,各地探索建立储备吞吐、价格调节、风险防范等应急调控和风险化解机制,推动健全“菜篮子”产品调控保障体系。

    “菜篮子”一头连着6亿多城镇居民的餐桌,一头连着6亿多农民的“钱袋子”,保持“菜篮子”产品的价格基本稳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建立“菜篮子”产品生产和供应的平衡调节机制。为应对异常波动,运用储备吞吐、价格调节等调控市场。同时,多地为建立“菜篮子”产品生产保险制度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去年的最后一个月,河北省级财政拨出500万元专项资金,在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4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确定了6家省级冬春蔬菜承储企业,储备5000吨大白菜、圆白菜、胡萝卜、土豆、洋葱等,初步定于马年春节前后首次投放,以保障今冬明春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完善重要“菜篮子”产品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制度。2009年,由北京最先实施的冬春蔬菜储备制度,是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大城市蔬菜保供稳价的重要手段。到2013年扩大到17个省(区、市),储备规模不低于城区常住人口5~7天的消费量。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储备肉制度近年来也不断完善。在近年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中以及应对生猪价格剧烈波动中,储备肉吞吐对保障市场供应和调节肉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保障生产,调节市场。成都市从2006年到2010年,安排市价格调节基金5亿多元用于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及蔬菜深加工产业建设;2005年至2010年安排价调基金2亿元用于扶持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武汉市成立了价格调控联席会议作为协调机构,建立涵盖100家大型超市、100家社区蔬菜便民店的平价销售网络体系,在蔬菜市场异常波动时,采取临时价格调控措施稳定市场。

    为减轻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菜贱伤农”问题,一些地方近年来也加快建立“菜篮子”产品生产保险制度,不断扩大重要“菜篮子”产品保险在大中城市郊区和主产区的覆盖面。上海市从2011年起,推出了“夏淡”和“冬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产品,2012—2013年“冬淡”承保面积达7.5万亩,赔款金额491万元;2013年“夏淡”承保面积12.7万亩,赔款金额780万元。

    (时宜昌 剑眺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