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金融,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起了挑战。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现代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了,被互联网及其相关软件技术替代了;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金融交易,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复杂交易都会大大简化、易于操作,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
农村信用社作为货币流通体系的枢纽,对于整个客户而言是一种“货币信息云”的存在。在整合大量动态的客户资金供给、需求以及交易信息数据基础上,农村信用社完全有能力利用已有的成熟网上客户银行网络,在数据挖掘的支持下形成资金的“社交网络”,进而通过提供信用评级、主动融资等方式反哺客户所从事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农信社可从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发展手机银行。移动金融发展迅猛,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数据管理和互联网应用终端,并引来第三方支付以及各家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个人手机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要大力发展手机银行服务,不仅可对客户账户及交易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还要整合结算、代发、网上支付、现金增值管理、国际业务等客户普遍需求的金融服务,通过手机操作步骤嵌入到网上风险控制体系过程中,实现办公移动化与金融服务的完整匹配。
二是发展“小、轻、新”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生态中,出于对传播与应用部署便利的需要,金融创新的“大而全”渐渐背离市场偏好,以“小、轻、新”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创新逐渐吸引用户的眼球。农村信用社要从解决“小需求”入手,无论是申请方式、部署应用的复杂程度,以及涉及的成本支出都可当一个“轻”字,产品应用后可为客户带来完全不同的“新”体验。
三是加快科技建设。农村信用社要加快与移动、联通等互联网部门的联盟,加快信息处理速度,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以移动支付为基础,发展高科技电子金融,加快金融资产的支付和转移,支付清算电子化替代现钞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