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当前的稽核工作,就必须分析面临的薄弱环节,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在任务分配上达到灵活性和协调性的良好结合,科学合理部署任务,使稽核工作协调组合开展,这是做好稽核工作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常规稽核要查漏补缺
随着农信社改革不断深化,新业务不断推出,而常规稽核的检查项目不能及时变更,一些产品更新了、一些制度变更了,而稽核工作却不能马上变化,这种滞后性大大影响了稽核效率。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使常规稽核工作随形势而变,随发展而变,在常规稽核的总体安排和设计上体现灵活性和针对性,一项新业务出台了、一项制度变更了,常规稽核检查的项目和风险点要查漏补缺,快速增加相应的内容,从而确保稽核检查全面覆盖,不留死角,达到全面防范风险的效果。
稽核工作要上下联动
近几年,随着风险防控力度加大,各级管理部门部署的检查任务日益增多,这些任务占去了县级联社稽核工作的一大部分,这是上级管理部门在内控管理方面重拳出击的表现,作为下级必须按时按质的完成。但是,作为下级稽核部门坚决不能“照抄照搬”上级的任务,必须克服应付心理,灵活运用自身工作中的优势,与自身稽核工作有机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搞好协调配合,形成上下联动。上级任务安排下来,要在自身工作中摸排线索,查找风险点,搜集信息,深入开展检查。上级的检查结果出来,要结合自身工作,在整改规范上要形成共振,并及时提出建议,通过上下联动促进各项业务的规范提高。
稽核任务要统筹兼顾
要完成常规稽核、专项稽核等多项任务,而这些任务面临的对象都是辖内的营业网点,都是日常业务。在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时,稽核部门往往形成误区,把这些工作单独分开去搞,形成每项任务单打一的局面,这样直接影响了稽核工作效率的发挥。因此,要统筹兼顾地完成稽核任务,具体讲就是把常规稽核的信息、线索归纳出来,在开展专项稽核工作时集中检查重点业务、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而专项稽核发现的问题在常规稽核时进行后续跟踪、整改督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统一建立整改台账,依账复查,依账整改,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整改督办的及时性,有利于发挥稽核工作的整体效果。
强化部门的协调配合
一是要由联社监事会建立协调机制,各部门及时提供业务风险点、违规信息,建立信息联动机制,做到稽核检查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稽核效率和质量;二是在新业务推出、新制度办法出台后,由业务部门定期把相关信息反馈给稽核部门,由稽核部门与相关部门协作,及时进行风险检查和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对执行效果进行监督,发现偏离及时纠正,从而强化内控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整改规范机制,稽核部门发现的问题,检查的有关情况要以文字材料的形式及时送达相关业务部门,由业务部门在业务线上进行整改,必要时对相关制度流程进行修订和完善,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促进业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