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设为抵押物,金融机构从信贷风险角度考虑,一要看它是否足值,二要看是否便于变现;但现实情况是,农村地权并未形成自由市场,一旦出现贷款风险,银行要将抵押物变现就会颇费周折,时间拖得长,抵押物的价值也可能缩水。
因此,解决农地抵押融资难问题,根子还在基本的农地制度设计,即促成农地自由流动市场的形成。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 - 联系方式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