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要解决农村金融问题需要与财政结合。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持金融一池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之树。我认为这是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形象比喻。金融应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而不是金融机构内部进行资金倒腾。
怎么把风险的问题用政府财政的形式担起来?首先必须尊重农村的贫困问题,这是社会问题,而不是金融问题,最重要在于资金投入,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投入需要财政支持。比如生活困难的群众,他还不起债,最后负担更重,对这个群体首先不是鼓励贷款,而应是给予补贴。应将银行资金与财政资金捆在一起进行双联贷,这可以解决问题。甘肃双联贷模式我比较推崇,这种模式的成功在于,银政优势互补,政府通过较少的扶贫资金作为担保,撬动更多的资金投入;同时运作机制顺畅,甘肃省政府与农行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地方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对农行发放的贷款进行担保,农行按照内部政策制度要求进行贷款发放和管理;另外,这种模式形成了连片作业。
双联贷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与风险防范的问题,这是财政与金融的结合,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财政和银行合作,共同推进农村扶贫。